书法用的什么章?

瞿弘泽瞿弘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提到的这几个章,“之”、“白”是白文印,“丁亥”是朱文印;还有一枚朱白相间的图章——半通印(也叫腰园印)——“王登三印”或“王登三印信” 。 所谓“白文”和“朱文”是指刻印时印面呈现的颜色。朱文又称红文,白文又称为青文。 古代制印一般不用刀,而是通过捶打印章的印材使它呈现出所需要的艺术效果。所以,古人称制作印章为“叩印”、“铸印”或“凿印”等,而不是像现在的篆刻家那样用刀来刻画。其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凿刻法 此法是在未经烧制的陶质或青铜质章料上凿出印文,因材料不同而显现深浅不同的颜色。 此法流传至今,多用于寿山石、青田石印材的雕琢中。

2. 斫击法 在未烧制章料的表面上砍刮出文字轮廓及结构章法,再打磨而成。 此法多见于青铜铸造的铜章。如西周时期的青铜封泥印,以及秦代小篆铸印中的秦权文印。

3. 捶拓法 用木槌打击印模,使印纹嵌入印章印面材料(朱砂、石绿等)之中。 这种方法多出现在先秦时期。《后汉书·蔡邕传》载: “及董卓之乱……逃难冀州,为孙坚所获……”袁绍闻之大怒,将蔡邕下狱诛杀,“及遇害,京师莫不为痛哭”。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位博学多才、名满天下的大儒的悼念和对当时政治的愤慨,便将蔡邕著作的章句刻于石碑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而刻碑者正是东汉著名书法家、雕刻家、书法家、篆刻家曹喜。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工匠们采用了捣杵之法在石头上镌刻“石经”,也就是用锤子将印文中需要用朱砂渲染的部分敲入石板之中。此后,这种“捶拓法”便成为了中国古印的制作工艺之一。

4. 雕刻法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印材的使用,一些篆刻家开始使用各种现代工具在石、木、牙、角等材料上进行雕刻,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印章样式。目前,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方法:

A.刀具雕刻法 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石章、金章以及金属印章等材质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这些材质的硬度较大,因此需要使用高硬度的合金刀具进行雕凿,常用的刀具包括金刚石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以及其他硬度仅次于钻石的超硬刀具等。由于金石材料的质地坚硬、刀感生涩,同时又不具备石材易于着色的特性,故此类印章的边款多以阴刻为主,且需多次反复精磨,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B.雕刻机切削法 现在许多篆刻家已经不再满足于纯手工制作的印章,他们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先进的设备来进行艺术创作。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利用带有自动切削功能的雕刻机床来进行印章的制作和雕刻。目前,这类设备的加工精度已达到了微米级水平,并且可以实现复杂造型的曲面加工。虽然如此,但由于印章的制作周期较长,而且雕刻机的成本较高,因此这种方法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C.电化学腐蚀法 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印章制作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解作用改变电极表面物质的性质,从而达到蚀刻的目的。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刀具的切削,因而避免了刀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与消耗;缺点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对电耗的要求也较高。 我们可以得知,在篆刻界一直都有两种观念,即“刀”与“锤”之争。一方主张以刀代笔,认为只有用刀才能表现篆刻的艺术魅力;另一方则坚持手工技艺的传统,认为以锤击印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只是各自代表了某种特定的审美追求而已。

优质答主

题主是问“刻印章”吧,不是买什么样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1)首先应该去网上查查自己所在地区或者周边地区有卖印石的地方,比如淘宝的同城服务; (2)然后挑好印石,选好样式和大小、以及字体等等; (3)在百度贴吧搜一搜“XXX篆刻吧”,有很多帖子都有教人怎么雕刻印章的方法和经验贴; (4)最后找一个美工刀或是刀片,找个平整的桌面,用砂纸打磨一下边框,上光油就行了…… (5)如果实在懒得折腾,就去淘宝花点小钱让店家帮忙刻一个,省心一点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