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美在哪?

厉淑妍厉淑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者,心也!” 这句话出自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被广泛认为是书法界公认的关于书法本质和美学特征的经典论断之一。 在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出人意表,乃称奇绝”被认为是最高境界的艺术,那么“书者,心也”也就是中国书法美学的最高准则了。

一、关于美的本质,在西方历来有“美在形式说”与“美的本质说”之争 “美是秩序与和谐的表现”——柏拉图认为,美在于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以及各部分自身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数的关系或者形的关系(数学上的比例)。 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指出,只有完美而合乎比例的形状才是美;因此,美的事物必须是完整的。他认为,“美是善的象征”,即道德的完善性是美的终极原因,所以美本质上是善的。此外他还认为,音乐比其他艺术具有更高的地位,因为音乐直接作用于灵魂,是最能体现理性与秩序的艺术。 康德继承了古希腊的思想传统,把美看作独立于知识和道德情感之外的一种特殊的感觉经验。他说:“按照一个对象是否无利害地令人愉悦来划分,可以把对象分成美的和崇高的两类……美是无利害地愉悦,崇高则是引起敬畏的情感。” 黑格尔对美的定义是:“对于概念的直接呈现或表象,没有思想、观念的介入,也没有理念的内容。”他同时认为,美是理念与现实的统一——现实必须符合理念,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理念。 美是一种自由的形式,一种自由的显现,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主客一体的自由自足的存在——这和中国儒家的美论不谋而合。

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类似观点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很少像欧洲那样专门讨论“美是什么”的问题,但他们在论述美的本质时却常常使用“道”“气”等概念,这与他们的宇宙观是一脉相承的。如《易传·系辞上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他们所理解的美就是一种“秩序”,所谓“和”、所谓“和谐”,都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在量上的比例关系、质上的等级秩序以及在动态过程中对立面的互相作用达到协调与稳定的状态而已。当然,他们也注意到美还有主观的因素,因此才有“尽善尽美”的说法了。

三、综上,我认为,中国古代关于审美本质的观点更接近现代的审美理论——“秩序感”、“和谐感”、“节奏感”……它们比抽象的概念更容易为我们所把握和理解吧。 以上仅是我肤浅的看法,欢迎拍砖。

优质答主

个人感觉,书法是语言与文字的延伸,通过汉字组合表达某种情感或者思想,同时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又使其在表现方面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特征(比如草书) 而且中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书法家都是文化大家和诗人,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书中有诗啊!

所以我认为学书法首先要学会写诗,其次要会读一些文学典籍(如《论语》等等),最后就是看一些现代诗歌和散文之类。这样你才算有了基本的文青素养。 这只是我的浅见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