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获怎么写?

计宣雨计宣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得搞清楚“法”这个字的含义,不然很容易弄混。 古代的法字是“灋”,《说文解字》对“灋”的解释是这样的: 灋、刑也。平之如衡,断之如斩,故从廌一。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凡灋之属皆从灋。

段玉裁在《说文解注》中进一步解释了为何要这样解释这个“灋”字: “古以廌为法,后世以律令为法。此字当训为平,若绳墨然可取法而已;不当训为断,若刀锯然可取法而已……凡言灋者必曰法律。” 这基本上就是现代汉语里的意思了——法的本意其实是取法于绳墨的意思,而不是取法于斧钺刀锯之意。(虽然后来二者都被称为“法”) 因此,“书法”的“法”自然是取法于毛笔的特性来创作的作品。比如笔锋的藏露、墨色的枯湿浓淡和结构的欹斜错落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法度”。 但我们通常说的“笔法”就不是这个“法”的含义了。 “笔法”一词出现得很早,《书议》中就已经出现了这个词: 右军云‘用笔如锥画沙’、 ‘如印印泥’,始得其笔法。

宋韩世忠云’用笔当如山间流水,行而不能止。’又云’用笔须如锥画出纸,方称得笔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笔法的两个特点: 一是强调行笔要像水流一样有动势;二是强调了用篆籀之笔来书写的重要性。 如果非要给书法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认为可以这么下定义: 用符合汉字书写要求的毛笔按照一定的技巧来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 这个定义既强调了技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否认作品的艺术性,比较公允。 最后贴一下我心目中的中国书法史: (按时间顺序排列且只列大家) 曹宝麟、王镛、白蕉

优质答主

谢邀,先上图 本人学书多年,虽然小有成绩,但也只是练习了王羲之等古代名家的作品而已。对于王献之、孙过庭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还是有些许了解的。题主的问题是问“如何写出一笔好字”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大命题,我在这里只能浅谈几句。

1.多临帖 王羲之的作品很多,《兰亭序》、《黄庭经》等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争座位》等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非常好的学习对象。当然还有其他的作品。在临习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字形,注意观察他们的结构变化和线条美以及结体规律,然后加以模仿。同时还要了解各书体的特点。

2.多读贴 在临摹作品的时候,要研究作品的字体特点和书写技巧,多看字的笔法是怎么运笔的,结构是如何排列的,章法又是怎样布白的。另外也要看看古人的评语,比如王羲之说“书,以笔法为本”,又如米友仁言“草书当为无迹可寻”云云……这样能加深对法理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还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