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谁与争锋?

蒯琳优蒯琳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如果题主说的是江湖体,那的确可以一拼,毕竟很多人以为的“书法”其实就是美术字和简隶书而已。。。 不过从题主的描述来看,估计不是这个意思吧? 所以我就以我自己的观点来说一下。

首先说明一点,我在国内没有正式拜师学艺过任何门派,只跟一个老外学过一段时间(虽然他也不属于什么传统书家);然后我也没有参加过什么书法比赛,甚至平时都不怎么写字----所以我的书法水平大概只能算是“爱好者里面比较业余的那一档”了。 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会写。

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自己写的每一笔都是有根据有原理可循的——当然,我不否认有人可以完全凭自己想象、无师自通地写出“好字”来,只不过我不是他们罢了。 比如我最近正在尝试着练《曹全碑》的某些部分,那么我的每一笔、每个笔画都是按下面这个标准来的:

这些是基本结构,每一个字都要这样去设计,当然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喜好去做一定调整。 这个方法是我跟外国人老师学的,他说这种训练方式叫作Geometric Modeling(几何建模)————其实它本来是用来训练3D建模工程师们如何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只要把几个基本的点线面关系确定好了,之后的所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效率极高,而且不会出错;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太僵硬了!没办法体现艺术的灵动性……所以我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练习工具用,平时不这么写。

另外,我练字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书写的速度。 我目前还没办法做到像大家说的那样一笔写完一整个字的地步——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哪怕在每分钟只能写10个字的情况下,我也能写得十分整齐、规范。而要达到这样的速度,必须做到下面这几点:

上面这几条看起来很难,但其实并不难达到。举个例子: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每说一个字需要停顿一次,这是为了方便别人听清楚我们到底想说什么;同样道理,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也要尽量让每一个笔画都能让别人看得很清楚才比较好理解,而不能乱画一气,这样会浪费很多空间。

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所谓的“好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工整好认的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结构要合理、美观(这一点其实和传统意义上的“好字”差不多); 第二,书写时要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否则的话就会像印刷体那样难看) 第三,要写出来快且稳才行 (这一点只有多练才能做到了啦~) 如果各位觉得我说的还有那么点儿道理,不妨试一下~

邵依邵依优质答主

本人不是专业人士,仅从个人感觉角度谈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说,我喜欢的书家很多 其次说明,我对于书家评价的标准是,看的人有没有一种“嗯…这是书法家写的”的感觉 最后结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人都很不错

下面是我随手找的一些字来证明一下

1.《兰亭序》(神似) 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个人觉得比他的《黄庭经》好看一些;

2.《洛神赋》(神似) 王献之这幅作品我没找到高清图,但是我自己在网上找到了几个图片,大家可以比较着看一下 我记得小时候学这个的时候老师说这种风格适合女孩子学习……

3.颜筋柳骨(像) 颜真卿和柳公权都写的很好,尤其颜真卿的字写起来很有劲,很潇洒也很端庄,而且笔势也很有力。尤其是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我是非常喜欢 4.《玄秘塔碑》(很像) 这个帖是唐中期的楷书代表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碑刻作品之一了

5.褚遂良(像) 个人认为还是写得很好的,虽然可能有些人不认同这个观点 6.《多宝塔碑》(有点像,但不太像) 这篇碑文我小的时候也练过,现在还能把这篇碑文倒背如流呢!

慕容瑜然慕容瑜然优质答主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人,字逸少,官拜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在书法上众体皆精,后人有“书圣”的美称。王羲之是魏晋书风的代表人物。时人重用“法”,但王羲之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书法“法度”精严,但又自由潇洒,是后人学习书法的经典范本。

颜真卿

颜真卿,为鲁国颜氏后裔,字清臣,学识渊博,精通音律,诗文俱佳,28岁时中进士。是继“二王”之后最伟大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书风,气势雄浑磅礴,沉稳凝重,遒劲而大气,开一代风气,为后世学者景仰。

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与颜真卿并成为“颜筋柳骨”,并享有“书圣”美誉。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

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与同代另三位(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是中国书法楷书四大家之一,书法经欧阳询标准化后,为楷书立下了标碑。后人其楷书用笔方润,间架严密,笔力险劲,一波三折,有“欧体”之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