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法长卷镇宅?
我写的《金刚经》,160米。 故宫藏有乾隆的《乐毅论》374米、王羲之的《十七帖》205.98米,是故宫博物院最长的书画作品。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长达200多米的书法作品,出自明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一脉单传的弟子王宠之手。这件作品原由三卷拼裱而成,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该作品的书写者王宠是江苏苏州人,是明代中期的著名书法家,其书风直接继承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一脉。
2016年上海博物馆“王宠书法特展”开幕时,工作人员将《归太贫诗册》展开至最大长度,让参观者可以尽观全貌并拍照留念。展览时还特地制作成二维码供观众扫二维码欣赏整幅作品的全貌。 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件长达数百米的《兰亭集序》碑拓本,这是清代康熙年间书法家张照的手迹,被称为天下第一长卷。 张照一生酷爱《兰亭序》,曾先后临摹数十遍。晚年之时,他将这数十种摹本重新整合、编排、装裱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长卷。 这件作品是张照在七十八岁时完成的。在这份《兰亭序》摹本之后,他还题诗一首以表心迹:七十八年苦用心,重将旧谱付传津;此中若有真消息,石砚无劳换玉簪。 这些书法作品都堪称巨制,但在历史上最宏伟的一件长卷之中,书法只能算是一个点缀,它真正的主角是一部浩瀚的文献资料和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
这幅长卷名为《永乐大典》,它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这部著作总字数约二亿五千万字,全书总计六百三十册,而它的创作者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孙子明成祖朱棣。据记载,朱棣命人编纂《永乐大典》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前朝失落的典籍,但《永乐大典》的规模实际上远远超过了这个目的。因此,后世也普遍认为,朱棣在编纂这本书的时候,就有着统一天下的野心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永乐大典》也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的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