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密多经书法?

廖光周廖光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般若波羅蜜多經》,全稱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Mahāprajñāpāramitāspūtaśāstra)或《大智度論》(梵語:Mahāprajñaṃdranīutika),是佛教大乘教的經典之一。 此經為六百卷本《般若波羅蜜多经》中之第一品,其名為「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章句品」、或簡稱之為「方便善巧品」;藏文之譯名為「一切智光經」。

此品內容主要分別有二部分︰一者為佛為難陀王子所宣說的“方便善巧”教義;二者則為佛為憍陳如等比丘所宣說的“般若波羅蜜多”教義。前者乃後者之因緣,故又稱此品為「因緣品」。

此品之中,詳細闡述了般若波羅蜜多的甚深理趣和修持方法。從整個經論來看,本經論的特點在於廣泛地討論及引證了諸多不同法門,並且對各種法們之相互關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本經論還談到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學說問題,比如說三乘與一乘,實相與真如,聲聞法與般若法等的關係等等。由於這些問題在本宗派的思想中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本經論也成爲了大乘中觀派的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在因明學中也常引用本經中的某些段落當作例證。因此,除了大乘法師們之外,本經論也是被一些因明學研究者們所注誦。

以上所述,只是略提綱領而已,要了解整個品的內涵並非很容易的事。其中有些話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中的玄妙處卻是不容易领会到;有的看似非常複雜,但其理實際上却很簡單。不論如何,想要理解其中的微妙之處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以下我將按照自己淺薄的見解,就這一品做一簡要的介紹,供同修參考。 首先,本品的主要內容可分成兩段,前一段(1-45頌)講“方便善巧”,後一段(46頌至末)講“般若波羅蜜多”。 在講“方便善巧”的一節裡面,世尊首先向眾生宣說他之所以需要度化眾生的原因,接著便開顯了他自己所具備的無量智慧以及能夠令眾生得度的無量功德。而後更以“四種攝事”來說明如何應機調適,使眾生都能得到法益。

下面我們再詳加檢閱一下四種攝事的內容。 世尊以“示現種種行”來攝眾生,即是以他的無量德才能夠示現出千差萬別的種種行跡。例如︰他能為人天眾演說聲聞法、菩薩法乃至無上菩提法,也能為聲聞菩薩等演說般若波羅蜜多法。如此種種不同的行跡正是因為他懂得隨順機緣以顯示自利利他的种种方便。

世尊又以“安立種種行”來攝受眾生。雖然他是依隨眾生情執而安立種種的行跡,但是他又懂得用甚深的法門來摧毀眾生情執,使其達成佛果。換言之,世尊不但沒有被眾生情執所轉,反而能用深妙的法門來摧毀眾生情執,使得眾生成佛。眾生的情執並不是真正的煩惱,它反過來可以成為成佛的因緣─--這就是世尊安立的“種種行”!

第三,世尊又以“宣說种种法”來令眾生獲益。他先舉例子告訴難陀,即使是他自己也未必能夠完全通達所有的法門,然而他仍願意為眾生宣說種種的法門以令眾生脫離苦縛。

最後世尊又以“調伏種種心”來調伏眾生的心。他以實際的行動來調伏眾生的心,使其都成為大乘的菩薩。

由此可見,世尊的方便善巧真是無量無邊啊! 在講完“方便善巧”的一部分之後,便開始講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以精確的論辯來顯示般若波羅蜜多與其他各法的關係,並且以此勸勉眾生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法。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云何般若波羅蜜多能令發心生起?謂若有情聞說般若波羅蜜多可敬可愛、勝義究竟、能除障礙、能出生死、能滅煩惱、能盡苦際,彼便生心得不退轉。”(270颂)

從上面的这段話可以看出,如果有一種法能夠使人覺悟,令人對佛法產生信心,那麼這種法肯定就是屬於般若波羅蜜多。而且,因為般若波羅蜜多能夠去除一切的障礙,又能使人斷除煩惱,徹底了知真實的法性,所以只要有人能夠真正修持此法,就一定能夠證得最究竟的佛果。

优质答主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法”),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慧度一切法门经》。其主要内容是讲解如何修行到达佛的正果。 这部佛经中最重要的内容是阐述如何理解空性、无我相,从而消灭烦恼障(贪嗔痴慢疑)和所知障(无明痴惑)以达到成佛境界的。

在修持《般若心法》时最好先背诵下来。因为背诵的时候必须专心致志地反复思考才能做到字字入心入脑,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