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指的是什么?
“书”,甲骨文从“竹”从“又”,表示用竹简写字时手执竹简。本意为写作、书写。如《韩非子·五蠹》有言:“昔者仓颉作书而天地鬼神共畏,真人相耻也”;引申为文字或书信等。如《史记》载秦始皇使御史案诸生赋骚以谋怨暗刺诸侯之事及汉贾谊《过秦论》中的“书同文,车同轨”等。
至两汉后,人们才把专指文字的“书”和表达意思的“语”分开作为两个独立的汉字来使用,并且有了“文书”“书信”等词语,这时“書”才开始简化为“书”字。 书法是由字法、笔法、章法、墨法四个部分构成的,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笔法与结构。因此要写好字,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与合适的结体方式方可称为上品之书。
1.笔法的构成 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最重要的书写工具之一,其由毛、管、锋三要素组成,不同的毛笔的毫毛有长短、粗细之分,有健软、圆尖之别等等,而这些差异都会对笔的形制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不同型号的毛笔所适合书写的内容也不一样。因此,在书法练习之初,首先就要根据自己所用的毛笔型号选择相应的书体进行练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一)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是指笔画中线条的中间运行方向与笔杆保持平行,即毛笔的主毫始终处于伸展状态而不发生侧锋的现象。这种运笔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点画的质量。
(二)侧峰用笔 侧峰用笔是指毛笔的主毫向一侧倾斜而行,使得笔画的中轴线呈现一条倾斜的斜线。它是最常见的运笔形式。侧锋行笔灵活多变且容易形成篆隶书体的特点。 2.结字的技巧——部首 古人为了将字的书写规范化以及提高书写效率,于是他们将复杂的字形归纳总结成了简单的偏旁部首,并将这些偏旁部首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形体。
(一)左收右放 在汉字之中存在一些左右笔画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字,对于这些字我们可以采用左收右放的结字方式来增加它们之间的平衡感,同时还能起到稳定字形的作用。 (二)上紧下松 汉字的基本笔画都较为丰富,而且它们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直线有的似曲线,有的粗有的细,如果要将这些笔画整合在一个字当中则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否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此时我们就可以用上紧下松的方式来化解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