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绿色有哪些?
我们通常说的翡翠有绿色、紫色(又称“春”,紫罗兰)、蓝色等颜色之分。而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等级的色调、饱和度、明度变化,所以导致翡翠的颜色非常多且复杂,其中一些颜色比较独特,比较少见,因此价值也非常高,比如帝王绿、阳绿等等;还有一些颜色在市场中非常常见,但是价值并不是很高。 绿色一直是翡翠的主要颜色,占据着主导位置,因为它的色彩艳丽,深受大家喜爱和追捧。关于翡翠绿色的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以下4个方面: 1.绿色的形成原因 2.绿色的划分标准与等级 3.绿色的变化及特征 4.绿色的价值高低判断 我们现在来逐一讨论!
一、绿色的形成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成熟,不过我们可以从翡翠的形成过程中去寻找答案。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其成分主要是钠铬辉石(FeAl2[Si2O6]),这种矿石的结晶体为细柱状或短条状,呈粒状、变晶状,集合体常呈块状、粒状结构,硬度7,比重3.25-3.35g/cm³,折射率1.66左右,半透明至不透明,无色者为“水石”亦称“水干种”,绿色者称为“蛋青种”“翠玉”又或叫“玻璃种”。 在翡翠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含有铁元素,当翡翠形成的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铁元素溶解进入翡翠晶体缝隙中,而绿色主要来源于铬离子,当铬离子进入到翡翠的缝隙并稳定下来时就会出现绿色。
二、绿色的划分标准与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中对颜色部分的定义可知,颜色的评定标准主要有色调、饱和度、明度三个维度,它们共同决定了色彩的色相、鲜浓程度以及明亮程度的不同,对颜色的评价也由此展开。例如对于红色,红得纯正,就是鲜艳的红色;若将红色中的黄光成分增多,则变成橙红色;若是增加了蓝光成分,那么就会变成玫红色了。
1.色调 一个色调是指一个波长的颜色,是颜色的基本要素之一,用字母表示。按照光谱中所包含的光谱线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色调,即基色;复色调,即次生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谱线叠加而成。常见的色调及其对应的波长范围如下表所示: 由于每种颜色的波长在肉眼视觉范围中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当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绿色越偏蓝则色调越冷,反之越偏黄则颜色就越暖。
2.饱和度 一般来说,饱和度越高则颜色越深,反之则为浅淡。饱和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翡翠的颜色深浅和透明度的高低,一般情况下,绿色的饱和度越低,翡色的占比就越多,相反如果绿色的饱和度极高则会掩盖住少量的翡色。
3.明度 它指的是色彩的明亮程度,当明度高的时候,该颜色看起来就比较亮,反之明度低则颜色偏暗。在翡翠的颜色判断上一般是以明亮为主,当然过亮的翡翠往往会造成色不衬底的情况出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
虽然自然界中能产生翡翠颜色的铬离子存在多种价态形式,但翡翠的铬主要以Cr2+的形式存在,而在翡翠行业里把以Cr2)+存在的绿色划分为正绿色,如正阳绿或者帝王绿,这种颜色的翡翠看起来十分鲜艳且富有光泽,价值也比较高。
三、绿色的变化及特征 绿色是翡翠最主流的颜色,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颜色,根据其在翡翠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原生绿色与次生绿色两大类,它们的变化及特性各有特色,下面就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
1.原生绿色 原生绿色的翡翠主要是来自于翡翠原生矿床,其颜色与原生矿物有关,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颜色渐变晕散的特点,同时还会伴随着黑色、黑色的褐铁矿等包裹体和杂质出现。
①原生绿色翡翠的特征 原生绿色翡翠的色调变化不大,并且整体显得比较均匀,但是其绿色通常呈现出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而且多围绕裂隙和边缘分布,有时还会被氧化铁浸染而出现黑色调,这也是区分原生绿色与次生绿色的一个重要依据。
②原生绿色翡翠的分级 对于原生绿色而言,其颜色分布情况直接会影响颜色的分级。一般而言,原生绿色的翡翠其绿色主要沿着裂隙和边缘分布,因而颜色会显得较深,多属于较深的苹果绿,但也有部分属于艳绿的品种,这类翡翠的价格相对比较高昂。
③原生绿色的翡翠价值判断 一片绿色均匀的料子价格是否高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除了颜色之外还有其他的方面,所以在购买原生色系翡翠时要综合评估,切勿一味追求单一因素。
2.次生绿色 次生绿色的翡翠主要是指在翡翠形成后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颜色变化,因而被称作是后天形成的绿色。这些翡翠大多是由黑乌砂皮壳所产出,其次也有少部分是由灰绿、黄腊皮壳或是铁锈皮壳所产出。
①次生绿色翡翠的特征 因为次生绿色翡翠是在翡翠形成之后才产生的,故此它在颜色分布上是随机的不规则状的点状、丝状分布,或者是斑块状的绿色,颜色变化较大,但是绿色整体都比较深,多为苹果绿、菠菜绿、酱油绿等类型。另外,次生绿色多分布于裂隙之中,并且常常会被金属矿物充填。
②次生绿色翡翠的分级 对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