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有染色的吗?

华炳乔华炳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早期、中期是没有染色的,到晚清才有染色” 这是老翠民对天然a货的评价,在行内是公认的事实 我从1989年进入云南瑞丽做玉以来,见过不少真b的料子和加工过程,也见识过大量c货和b+c货,以及它们的加工工艺;所以,关于翡翠的常识,我比一般人要了解得多 从我的角度看,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比较客观的,因为我在20多年前就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假翡翠了 下面我根据我对翡翠的认知来谈谈这个话题 在我眼里,把翡翠分成三六九等,是一件很傻的事情——对于行外人来说可能很有意义,但对于我们这些行内人来讲就没什么意义了 因为所有的翡翠,都只有两个等级,要么是真a,要么是假a 而所谓a货和b货的区别,其实是很微妙的,就像真假美猴王一样,究竟谁是真谁是假,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我们行内有句老话:“十翠九b”,意思就是翡翠里面百分之九十都是b+c货,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真a货……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又何必去讨论什么a、b的问题呢?反正不管怎么说,只要它没有经过任何的化学处理,它就是真a货呀,反之就是假货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翡翠都是a货,或者说它们都不是a货。

而所谓天然翡翠(真a),只不过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已 比如说我们在鉴别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方法检测出某块翡翠里含有铬元素,那么这块翡翠就算是天然的么?——显然不是,因为现在已经有技术能够将人工的铬添加到天然翡翠的内部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检测出来一块翡翠里没有铬元素,也不能说明这是一块自然形成的翡翠——很多天然的翡翠由于质地疏松,很容易产生铬离子溶析现象,因此肉眼观察起来,像b货甚至c货。所以说,天然的还是非天然的,根本没有一个标准,一切都只能凭眼力来判断 正因为如此,我们行内才有了真a、B+C、C、B、B+C这样的划分方式,因为只有靠这种区分才能够让我们分清哪些是真的a货,哪些是假的——这就是我们眼中的世界 总之,我觉得你大可不必纠结于清朝是否染过色这个问题上 你所说的那个例子,很可能是商家故意拿假的b+c货冒充真的a货;如果你拿到手的翡翠真的是真a的话,那你完全可以找商家退钱或换货,毕竟真a的价格要比b货高多了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多半是你被商家忽悠了吧....

闵顺利闵顺利优质答主

现在网上流传的什么老工,新工什么的,都是扯淡! 以前的老工就是现在的新工了,现在的现代工也是以前的旧工了,这都混淆是非的概念罢了 新工是清中期以后才有的(18世纪中叶-今天) 老工则是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的工艺 至于题主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清朝是否有将白色或者无色料子染色的技术?” 这个没有明确答案 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如果我说有呢,那肯定是有 我说没有呢,那么就是没有 但是我认为即使没有,用高温高压法也能出浅绿色、粉白等颜色 所以题主说的这个染色是否真的存在是个未知数 但可以确定的是现今市场上的这种颜色的手镯绝对是没有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 而高温高压处理后的手镯的颜色和现在的颜色是一样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