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翡是翡翠中的帝王吗?
不是。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玉器中,“王”指的是明代玉器,而“帝”则是清代玉器。之所以会这样称呼是因为这两个朝代的玉器制作水平最高,并且延续时间最长。所以后人在谈论玉器时会用“王”“帝”来称代。 其次,我们再说回墨翠(这里只讨论纯黑色的老墨翠)。从颜色上来说的话,它确实符合“帝王绿”或者“帝王黄”里的“王”或“帝”字,但是不能称之为“满绿”和“满黄”,因为这些词描述的都是全色的状态,而现在墨翠的颜色通常都是带有绿色的,或者说是绿底黑花的,用“满”来形容似乎不是很合适。 从材质上来看,大家普遍认同的“玉之王”为和田青玉,而“玉之帝”则是乾隆爷最爱的和田玉。其实这样的称呼也没什么不对,但要是论起来源的话,这俩的称号可是跟汉武帝和刘裕有关系了。 话说汉朝的时候,皇帝们用的玉玺是用玉做的,而刻字的印泥是朱砂制成的红色印记。因为玉质温润,红色的印记又不褪色,这么着印出来的字自然是很清晰的。不过也有缺点,那就是用久了印章会磨损,而且颜色也会淡去。
到了明朝,官用的玉印改为了玉石雕刻成方形或者长方形再打磨光滑而成。明世宗很喜欢用玉做材料来雕刻印章,并且很喜欢自己提笔亲书,于是他的玉印上便留下了“奉天之宝”的御制边款。后来皇帝们的玉印虽然换了材质,比如换成了犀牛角或者象牙,但是在边缘处依然保留着“奉天之宝”的文字标记。 这批玉印流传了下来,并逐步成为了皇帝的象征而被尊为“玉之王”。 而“玉帝”的称号得来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在清朝前期,宫里用的是“青白玉”雕刻而成的玉印,上面刻着“大清受命之宝”。后来清高宗乾隆帝即位,喜欢到处题诗作画,于是玉印又换了个样子,换成由羊脂玉精心雕琢而成的“八徵耄念之宝”。不过,这个“八徵耄念之宝”的使用是有门槛的,只有当皇帝遇到八十岁生日、元旦、万寿节等重大节日时才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