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比喻什么动物?

扶格歆扶格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君子比德于玉”说的是君子的品质可以和玉相比。 那为什么是玉呢,难道是因为它晶莹剔透、温润而泽嘛!其实是因为玉代表着仁、智、礼、勇、信——这五种德行在玉身上都有体现。 后来人们常以玉来比喻高尚的品德。而翡翠作为一种天然的玉石,它的颜色、结构、质地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变化,所以也可以很好地融入人的性格特征,成为美好品德的象征。 1.翠色怡人——平和优雅 都说翡翠是“颜色太多把绿挤爆”的玉石,其实这是种误解。优质的翡翠颜色由淡绿或粉青逐渐过渡至翠绿色,色彩均匀柔和,给人一种平和典雅的感觉。就仿佛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带着和煦的暖风朝你走来。

2.种水莹润——圆润灵活 好的翡翠不仅底色清爽干净,且通透澄澈;就像玻璃一样,有着莹润的光感。这要求其中的水分充足且凝成晶体,既不能过于黏稠也不能稀薄。这样质地的翡翠看上去圆润灵活而不失骨气。

3.内外兼修——内外如一 除了外在的颜色与内里的种水之外,优质的翡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无瑕”。 所谓“无瑕”并不是说里面不能有瑕疵,而是说里面不应该有破坏整体美感的影响因素,如:杂质、裂纹等等。如果一块翡翠内外皆美,那便是当之无愧的“内外兼修”了。这样的玉器,拿在手上就会让人觉得十分舒心,就像是遇到一位才貌双全的良配。

代晨曼代晨曼优质答主

题主的疑问是,为什么把“以物喻人”中的物用在了“玉”而不是别的物品上呢?这背后当然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神话传说的,我这里就挑一些重点讲一下,至于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 先说一个可能比较奇怪的例子——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里关于李膺这个人物评价是这样写的(原文引用):「礼之所贵者,孝悌忠信而好义,李膺有焉;玉之所以贵者,温润而有泽,仁厚而有礼,瑕不掩瑜,李膺有之」。

先解释一下李膺这个人吧:他是东汉时著名的名士、太学生领袖,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非常大。不过因为他跟宦官之间有点矛盾,因此最后被诬陷下狱而死。 这个说法传到唐朝的时候,又经过了一些人的加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版本,就是人们现在普遍知道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句中提到的“无瑕白玉簪头稳,平削青田紫节多。” 这首诗是李商隐为悼念自己去世的朋友所做的。其中,前一句里的“无瑕白玉簪头稳”是指朋友没有缺点像无暇的白玉一样,后一句的“平削青田紫节多”是指朋友的品行高洁如美玉一般,而且品德还很好,为人谦逊有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