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翡翠怎么拿?
“看”字前面加一个动词,那不就是“怎样去看”“如何去看”的意思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你不要“平白无故”“无端”去看玉,要“带着目的”(“买”)去“研究”“观察”,这显然是个带有指导性的提问。 那我就照着这个方向答一下,怎样能更准确地看到一块玉石的信息——当然,前提是这块石头是完整的、没有裂隙的;或者即使有裂隙,我们也知道(或大致判断)其在什么地方,否则的话,任何观察都是瞎子摸象。
首先,当然是“观色”了,这是最直观的,比如一块料子,我们能直观地观察到它的颜色是绿还是黄还是紫还是灰,或者是杂色,各种颜色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等等。
然后,是“观察结构",这一点很多新手容易忽略,因为肉眼对结构的观察远不如对颜色的观感那么直接和具象。所以我会提醒你要仔细观察。对于结构来说,我们要留意的是: (1.2)是纤维交织结构还是粒状结构呢?如果是纤维交织结构,那么(1)纤维的排列方向是怎么样的?是否相互平行?(2)交结点又位于什么位置呢?(3)粗细不一的纤维之间又是怎么过渡协调的呢? 对于不同的结构,我们的回应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在切料的时候,对于比较细腻的料子我们一般采用划横线劈切片的方法,而对于比较粗放的料子我们就直接切割即可。
接着往下,是看“底色”,也就是这块料的“底子”是什么颜色,白色、淡黄色、灰色、青灰、酱色等等,基底的颜色在评估一块料子的优劣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然后是“俏色”,这也是很关键的,所谓“俏色”,就是材料本身所带有的色彩花纹(或者叫“俏色部位")与我们所设计的作品所需要的颜色恰好一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已经存在色的部分进行加工,从而省去了染色或者补色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一步是看“瑕疵”,有没有棉絮、石花、黑点等,它们的形状、大小、分布状态如何,这都是我们在设计加工之前需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