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都分什么底?
谢邀 虽然我专业是学习宝石学,但是我对翡翠的了解源于我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地道的腾冲人(注意,不是云南人),对缅甸翡翠源头的认知和了解让我获益匪浅。 关于题主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1、什么样的玉能称为“翡翠”呢? 答:关于翡翠的定义,我国珠宝行业标准和GB/T 16552-2017《首饰玉石名称》中都有明确规定,即天然色泽的硬玉岩,行内俗称“干青种”“绿水种”等,除了绿色外,还有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 可见,能否被称为“翡翠”最主要的评判标准是其是否由自然界中的硬玉矿物组成以及颜色的天然与否(当然啦,现在市场上也有不少人造染色的翡和翠,这就需要另当别论了哈~)。
2、怎么知道一块石头是不是翡翠呢? 答:这就要提到鉴定翡翠的常用方法——肉眼观察法,具体又可以分为: 当然喽,这里所说的肉眼观色是指纯自然光线下,不借助放大设备下的肉眼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是最接近真实情况的。 不过,以上的方法都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就像我刚开始学宝石鉴定的时候,老师就常对我们说:“多看多练,才能找到感觉。” 总之,要判断一块石头是不是翡翠,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多看多玩咯~( ̄▽ ̄)~
翡翠手镯的底是指翡翠手镯的质量和质感,一般从底的角度来说,翡翠手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玻璃底:玻璃底的翡翠手镯质量非常高,透明度像玻璃一样透明,可以看到明显的内部纹理和颜色。这种底子的翡翠手镯非常珍贵,价值极高。
2. 冰底:冰底的翡翠手镯透明度稍差一些,看上去有类似冰的透明度和质感,内部略微可见杂质、棉或底。冰底的翡翠手镯质量较高,仍然很受消费者欢迎。
3. 嫩底:嫩底的翡翠手镯透明度较差,质地柔软,质地均匀,可以看到细微的杂质和棉。这种底子的翡翠手镯质量适中,适合刚开始接触翡翠的人选购。
4. 炒蛋底:炒蛋底的翡翠手镯质地较为粗糙,看上去有类似炒蛋的颜色和纹理,有明显的新开裂和纹理。这种底子的翡翠手镯质量较低,但并不代表它的价值一定低。
5. 泥底:泥底的翡翠手镯质地非常粗糙,透明度差,肉眼可见大量的杂质、棉、脏色,甚至连翡翠的绿色都难以看出。这种底子的翡翠手镯质量很差,但也有很多低质量的翡翠手镯。
总之,翡翠手镯的底主要反映了翡翠的质量、透明度和质感。从玻璃底到泥底,质量逐渐降低,但无论哪种底子的翡翠手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