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翡翠是否注色?
1,先看颜色 天然的颜色是过渡渐进的,如一块满绿色的翡翠,其绿色是从淡绿逐渐过渡到浓绿;如果一块玉是深蓝色的,那么它的蓝色也应该从浅蓝渐渐过渡到深蓝。反之,如果是经过注色的,则色彩边缘分明,有明显界限,如一块满绿的翡翠,其绿色部分应该是纯正、鲜艳而且均匀的;而浅绿色的翡翠,则是颜色浮于表面,不浓也不正。再仔细观察,在颜色的边缘部位,常可见彩色线条或点状色团聚集,这些就是染料或填充物向外扩散的痕迹。
2,其次看结构 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观察到未注颜色的翡翠,结构相对均匀,颗粒之间排列紧密;而被染色的翡翠,由于受到染色剂渗透的作用,内部的结构会变得松散,有时甚至会出现雾状、云彩状结构,这是因为染色的颜料附着于翡翠的结晶表面,当光线照射进去时,就会产生散射现象,从而形成这种特殊的结构。
3,用紫外线灯照射 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未经染色的翡翠应无荧光反应,被染色的翡翠会发出荧光,且荧光的颜色与染色的颜色一致。当然,这个办法并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些染色剂本身就是荧光剂,且具有穿透性,所以用紫外线灯照一下,不能完全证明其是否染色。
4,测量折射率 利用10-20倍的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找到若干条翡翠的柱状晶体,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晶体的棱边厚度和底部的宽度,最后算出平均厚度,再通过换算公式,计算出其折射率。一般情况下,天然的翡翠,其折射率都在1.65左右; 而人造翠或者染色的翡翠,由于结构被破坏,其折射率会小于1.65。不过这个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仪器,一般实验室才会配备,普通人想要使用是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