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辩翡翠种老不老?
谢邀,种是用来形容翡翠的生坏程度或称结构细致程度、匀净度等,是外观上的感觉;而新老则是从成矿作用的角度来定义的,即开采时间的早晚。严格来说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一个量化的指标(虽然有人这样定义)。
不过,在日常的行话中,这两个概念经常互换使用,甚至直接指代玉镯,如“这种老”、“那种老”等等。 因此要分辨真假,只能从成矿作用的原理上来分析,即由新到旧,由早到晚。 但这里的“新”和“旧”都是相对于地质学的时间概念,与我们平常时间概念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说的新车旧车不是矿物学意义上的新车和旧车。所以如果仅仅根据开采时间早晚来区分新老,未免太过单纯。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新老概念更多是从玉石原料方面谈论的,不过,当我们谈论玉镯的时候,这个概念往往被泛化使用了。 下面来说说怎么判断。
判断玉石原料的新老,主要看它形成的过程。 先成岩后溶洞,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阳起石向硬玉的透辉岩质转变,这是新老最直接的证据。 其次是观察结构,紧密致密的结构说明结晶良好,多为新玉;松散的结构多为老玉。当然,结构是否紧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排列方式等,并非绝对。
第三是看颜色,鲜艳明亮的色彩多为新玉;灰暗的为老玉。不过,颜色深浅与采集时间早晚并无必然联系。 最后还可以借助测年法间接判断新老,不过这个方法不太可靠。 因为现在有一些不良商家会采取灌浆补裂的方法修改年龄,用新料做旧,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 至于怎么分辨,就得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