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行情为什么这么差?
从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吧,可能更加客观一些。 首先,目前人们可选择的宝石品种越来越多,无论是钻石、红蓝宝还是祖母绿,这些宝石在人们的眼里已经不是以往那个只存在于传说里并拥有神奇的魔力的宝物了,人类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全球化贸易的往来使人们在购买珠宝首饰的时候不再局限于当地或本国品牌的产品,各种进口宝石的出现逐渐稀释了翡翠原有的市场。而天然宝石中能够像翡翠这样兼具美观与收藏双重属性的品种却并不多,这一点恰恰决定了翡翠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品以及文化用品的需求量也在稳步提升,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之一,翡翠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赋予其更多的内涵。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和艺术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质基础的文明及文化艺术终究会落于下乘(请参考《文艺复兴为什么不是一场革命》)。当人们对其他文化及艺术品的选择已经影响到对翡翠选择的时候,一种事物失去其原有的市场是必然的结局。当然,文化和艺术是需要传承的,当我们抱怨大众文化水平欠缺、审美能力低下的时候是否应该反思自己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责任? 当一个民族失去了它曾经拥有的美,并且再也不去追寻和创造美的时候,这个民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玉石市场出现下滑现象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受到国际石油价格、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影响,作为资源导向型的行业,玉的开采、加工和销售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迅速下跌并引发全球消费信心的降低,作为消费品的玉器自然受到冲击。同样,近年持续走高的油价对于以石油作为原材料的和田玉和碧玉等玉石品种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确保能源安全,但未来玉价的走势仍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