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世博园翡翠是真的吗?
说几个知识点,第一个是世博会期间那个园子是不对外开放的(除了中国馆之外所有馆都不对公众开放),所以所谓的“在门口卖票”完全是无中生有;第二个是所谓的“250元/人门票价里包括了园内所有景点、展馆和表演……”这是真的,但是要知道,这样便宜的票价是包含所有项目的——就是说你既不能“单独买票参观景点”也不能“加钱升级VIP贵宾服务”;第三个是所谓“19.8亿的玉石集资项目,建设款项来自36家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经云南省政府批准设立‘云南省旅游投资基金’,基金规模20亿元,用于支持景区发展”也完全是蹭热度,据我所知这个项目目前还在建设中,项目公司目前负债累累,多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但都被法院驳回。
至于这个基金有没有用来买玉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买玉的资金绝不源于此。 至于题主关心的“是不是假货”和“以次充好的问题”其实已经包含了两个概念——“假货”和“以次充好”。如果单就这两个词的含义来讲似乎很难区分,因为“假”的意思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而“次”是指相对较低品质而言。但是,当我们在讨论“假”的时候通常会附加一个前提条件——基于真实存在的事物,这里所说的“真”就是相对于虚构或伪造而言。于是“假”就有了特定的含义——指代那些虚构的故事或者说是伪造的历史行为。
用“是否是假的”来评判是否构成欺诈就显得十分牵强,因为珠宝玉器等商品本质上并不是伪造产品,它不可能像编造一个故事一样凭空捏造出来。然而,市场上有真假之分,是因为有的商家确实会用假的来欺骗消费者,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假一赔二”中的“假”指的是假冒伪劣的产品。这种由商家主动提供虚假的商品并以此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自然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过,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无论任何商品都有假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期望一件商品能永久使用而不损坏,更不要期待其能永不过期。换句话说,无论多少钱买的玉器,只要它出现了质量问题(假)或是自然损耗都应该及时更换或修复(真)。这才是理性的消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