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子冈牌?
“子冈”是明代中期著名雕刻艺人苏工的姓名,他制作的玉器在《苏州府志》和《吴县志》中均有记载,“子冈牌”是他所制作的玉牌中的代表作。 所谓“子冈牌”,其实是明朝中晚期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佩饰,它的主体是一个扁圆形片状物体,正面和背面各有一排钻好的孔眼(用于穿缀佩系),正反两面分别雕有图案(或绘有彩画)。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和现存文物观察,这类玉器中最常见的图案为正面雕花鸟、山水等风景画面,反面则多为单只篆书“寿”“福”“禄”“禧”文字(也有少数刻其他吉祥语的),有些还附以如意云头纹及花边进行装饰。
关于这样的造型款式最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已经很难考证,但据一些资料说这种形状的玉牌最早出现在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至1521年),而到了嘉靖末年(公元1566年)这种样式已经相当成熟了。[1] 至于这种样式为什么叫“子冈牌”,有一个流传较广的说法认为与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征明有关——据说当年文征明的徒弟曾在街上看到一位卖珠玉的店铺外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子冈”二字,于是就想到了师傅文征明最得意的弟子陆子冈,并以此作为此类玉器的一个通用名称传了下来。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根据文征明的传记资料显示,他在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就已经辞官回到故里(时年73岁),而在他辞官前三年,即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他的孙子文震孟就已经中了进士;再说文震孟中举的年份也同“子冈牌”出现的时间相吻合,因此这个传说就显得非常可疑了。[2]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子冈牌”最初是由宫中太监传出的。 由于历史文献对“子冈牌”的出现时间和制作者没有明确记载,所以这个传说也就无法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