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翡翠原石水头?
学看翡翠“水头”,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记住下面这句口诀即可——“清水透明,浊水泛灰”。 这是判断水头的最简版口诀,很容易记。“清”和“浊”是形容水头清透与否的,而“清水”和“浊水”则是对应了“水头好(即水头足)”与“水头差”两种情况。 “清水”指的是高透明度的水,比如我们看到的矿泉水、纯净水或者是玻璃,这些都是“清水”的例子。有了这样的认识,你自然就明白什么是“水头好”了——也就是指天然翡翠原石(或加工成品)表面光线可以很轻易地穿透过去,给人以清澈透亮的感觉,这种原矿石我们就认为其“水头好”。 而相反,如果天然翡翠原石(或加工成品)表面有一层雾状物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感觉朦胧,不透光,这样的原矿我们就认为是“水头差”。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水头差”并不是指这原矿不有水;而是说它的水光感比较弱,没有“清水”那么通透。 好了,记住这个很简单好用的口诀后,我们来找个例子来分析。比如这块原料,看上去似乎很“清水”,但实际却是“水头差”——因为只要拿手电筒一打,就能看到它的背面有浓淡不一的翠色反光(照片经过处理的更明显),这就是因为“浊水”带来的“假象”,实际上这原料的“水头”是很足的。
反之,这块料子看上去并不像上面那块料子那么“清水”,但实际却是“水头等”,原因是打灯看不到背后的荧光反应,说明水头足,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