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种翡翠密度是多少?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先来开个脑洞好了。 假设现在存在一个完全均一的,没有任何裂纹的,玻璃种的翡翠原料(纯玻璃种,不考虑其他成分)。我们把它切成薄片,然后把它扔进测量超声波速的仪器里,测它的一束横波传播速度。 这个实验如果做到极致,是不是可以写成一篇很漂亮的论文呢?
1、切薄片——单块样品 把一块玻璃种翡翠原料磨薄片,用刻刀刮去表面的绿颜色部分,只留下最纯净的白底,在显微镜下拍照,记录厚度。
2、做测试——若干片样品 把上述薄片放入超声波速测试仪中,测试不同深度处的横波传播速度,画出一条曲线。 这一步其实很重要,但是很麻烦,要一片片地做,还要保证每一片的厚薄一致。不过如果够用心的话,是可以想到方法实现的。
3、算参数——根据测试结果计算 有了数据之后,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该样品的密度了。 以上,就是一个基本的实验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有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彻底消除样本身的结构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到的密度是一个加权平均的密度值,不能精确地反映组成该玻璃种的矿物的密度。
但如果真的做到了极致,应该可以得到一个大致准确的密度范围,比如可以在[3.0,3.4]之间。 但这个实验的缺点也很明显啊,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实现。而且测得的密度只是一个“表面积密度”,无法知道内部的致密度——这点和密度计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