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的新老怎么分?
这个我很有发言权! 先上一张图 这块原石是我从缅甸一个矿主手里花200块钱买的,大概3公斤,当时想做个满绿手镯,结果砍了50多块牌子料和镯子料(全是粗胚,没有磨抛光)。 这是刚刚剥掉表皮的样子(只切掉了边缘一部分,留着做手镯芯) 大约1年后做了4个满绿手镯和几条手链,图片上的是其中一个手镯的切片,里面的绿色部分是原来石皮的颜色,淡很多,但确实还是原来的颜色。 又过了一年,我又做了三个手镯,从图中可以看到,手镯芯的绿色部分已经基本褪尽,剩下淡淡的底色。 但是,重点来了! 我在2年前做过一个手镯,同一个原石做的,现在去看的话,颜色几乎和原来一模一样,如下图 所以,结论就是,同一块原料,在不考虑光线、摄像机色差等问题的前提下,种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变好。比如原来都是豆种的,过两年就可能是糯种;原来都是糯种的,过几年就有可能变成冰种。 但,这不是绝对,也有可能越变越差。 比如这块原石材比较特别,是从缅甸的一个河床里捡到的一块石头,里面除了玉石之外,中间还有一块黑色的岩石,估计是火山泥等矿物进晶洞结晶形成的,这块黑岩很薄,硬度很低,用刀具可以轻易雕刻,但是沾水就会变软。
下图是捡回来以后的照片,可以看到表面有一层风化膜。 这个东西如果作为首饰材料的话太容易脱落,因此我把它做成了一个挂件,但是一直不敢泡水,怕会溶解。 到了去年冬天,我偶然把这个挂件泡进了水(本来是想洗手的),没想到居然没有溶解,虽然风化严重一些,但基本上保持完整。于是赶紧拿出我的抛光设备给它磨光抛光,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虽然还是有点瑕疵,但我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可是我从河里捡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