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原材料是什么?

柏敬诚柏敬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翡翠的源头,可追溯到万年前,当时还没有中国,云南省处于古亚州南部的一个部落联盟,称为“南诏国”。他们发现一种由水石形成的玉石,颜色翠绿,非常可爱,但是硬度很低(摩氏5度),容易受损,于是他们把这种美玉做成戒指、手镯,或者打磨成板,作为奖赏发给有功的勇士。

这就是今天所谓的“翠玉”或“干青种”翡翠的原型了,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首饰在考古遗址中多有发现,如陕西出土过一批汉代的“玉璧”和“玉龙”,专家考证就是这种“干青”类型的翡翠做的。

后来这种技术传入缅甸等地并逐渐发展成熟,到了明代中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产量不多且材料质优,被皇帝定制为皇家专用首饰原料,民间不得使用;又因产于云南,故称“滇翠”或“云南翠”。 现在我们所说的“老坑”、“新坑”的概念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所谓“新坑”,就是开采后经过搬运堆积而成,矿体形态复杂且一般含杂质较多,这样的原料做出来的首饰颜色普遍偏黄,透明度较低而且不太均匀,现在通常用来制作中低档次的首饰。 而“老坑”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开采以后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的矿石,杂质含量低,加工出来的成品颜色鲜亮均匀且有质感,很能显示出高贵与大方的气质,是高档饰品的首选。 不过直到现在,这些概念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因为随着矿产的开采进度逐步深入,地下岩层的水量会逐渐增加,最后形成“坑湖”,里面的石头也就被称为“水头”,据说越接近底部的水头越好,但是已不具备商业价值了。

尹永尹永优质答主

翡翠是玉的一种,学名硬玉,在矿物学上属于钠铝辉石类。翡翠具有硬度大,颜色鲜艳且色形多变等特点,主要产自缅甸,我国云南也有产出,有山料和水料(也称籽料)两种。山料是未进入江河以前的原生矿,水料是经风化侵蚀进入河床、江底的次生矿。

玉石原料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璞玉——指的是表层带石皮的原料,在长期的搬运作用中,璞玉的棱角被磨掉而呈浑圆状,这就是通常说的卵石,由河床、江底产出的水料大部分都是璞玉。璞玉一般都有胶、腊、冰、油、干等皮壳类型,具体皮壳的特征对确定内部颜色、透明度和质地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2、石包玉——表体全部由别的石头围绕,仅在周围或局部有少量玉石显露。该类原料多产自山料,质量较好的石包玉其玉肉的形状为球状或椭球状。

3、玉包石——玉石包裹着别的石头,有的外层玉石较厚,包裹着石心,而有的玉石层很薄,在玉石层中散布着大量的石钉和石斑,这样的玉称为脏玉,其加工工艺较难掌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