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在地表多少年?
“地层”是地质学的概念,专指覆盖地球表面的各种岩石。在地质学中,把在地表以下不大深的、厚度不大的岩层称为“地壳”;而把埋深在地下1000米左右的岩石,称为“上地幔”(其顶部称“过渡带”);更深一些的“下地幔”和“内核”,则没有明确的界线划分了。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人们已经确知地震的来源其实是地下深处的岩石发生破裂导致的,而且这些震源大多集中在板块的边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活动地区(活动地带)——也就是说,大多数地震其实来自“地壳”及以下更深处。在研究地球的构造时,常把板块边界的地震带与岩石圈划分出来,称其为“构造带”。 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的极少数地区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没有出露太多的古生界和中生界岩石,更没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因此难以找到太古老的地质年代的证据。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寻找到一些关于地球历史久远记忆的踪迹。
在华北等地发现的锆石矿物,一般都有4亿年的年龄(相当于志留纪晚期),最大年龄的锆石甚至有46亿岁(相当于宇宙大爆炸后1.2E+097年)。不过这些锆石原属于前寒武纪结晶的岩浆结晶体,而不是沉积成因的,所以不能直接作为认定有4亿年左右年龄的地层的依据。 但如果在华北发现了一些距今大约有4亿年(乃至更早)的海洋生物化石,那就可以认定该地区有大约4亿年(乃至更久)的地层存在了。可惜的是目前这样的化石尚未发现。
在新疆、云南等省也发现有类似的高龄锆石矿物,这些锆石的来源同样是古火山爆发形成的。如果这些古老锆石的发现能够带来新的惊喜,那就是在这些岩浆活动的同时期,地球上还存在大量的陆地,这对于重新认识当时地球的地貌、大气环流以及气候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