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玉石是哪些?
目前中国的四大名玉,以产地进行划分的话,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和阗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这四种,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另一种是和阗玉、岫岩玉、青白玉、乌尔禾玉(又称戈壁玉)称为中国四大名玉,而将独山玉、绿松石剔除在外。 其实这两种说法的排序并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将绿松石换成了乌尔禾玉。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其实所谓的“四大名玉”并不是官方认定的,而是坊间流传的说法。这种叫法并不科学,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依据。现在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中国四大名玉,实际上只是在中国历史上或现阶段比较著名而已。 比如和阗玉,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塞上厚土”,这是因为和阗河流域出产的和田玉质地最好,最适合雕刻成礼器。到了汉代,和阗玉又有了新的名字——瑶池昆嵛,这是因为汉武帝曾派李广利两次攻打西域地区,征服楼兰、姑师等国后,凿空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
汉朝使节、商旅沿丝绸之路往返途中都要经过和阗河谷地带,并在此停留补给。据记载,当时的和阗河谷水草丰茂,野马成群,犹如江南水乡一般。《汉书·西域传》云:“其地多马,故汉使采之,名为焉耆国。”“其草皆木本,枝叶似榆,覆荫数百步。树身大小如斗,叶似桃,色青青,实若葡萄,熟时紫黑色,中国谓紫椹,其味酸甜。……有果能食,其大如李,少核,色赤黄,味甘多酸少,名曰安石榴。”可见汉代的和阗河谷水草肥美,宜牧宜农,并且出产各种果树。
及至唐代,和阗玉又有了新名字——“蕃锦”。因为唐王朝在设立安西都护府的同时,还设立了龟兹镇、疏勒镇、于阗镇等军镇,实行军事管制,并在和阗河中游两岸驻兵屯田,因此和阗河又名“蕃锦河”。 及至清代,和阗玉的名字又发生了变化,满语称之为“布尔噶苏台”,简称“布尔汗”,汉译为“碧玉”。清乾隆年间的《御制文献通考》中云:“天朝赋贡有俄国黑玉、土耳其玉、和阗玉三品。其中和阗玉颜色暗翠,纹理细腻……”这里的“玉”字显然是指现代意义的玉石了。
总之,和阗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字,但是它的基本内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指的就是今天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玉。所以说和阗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玉石,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玉。 和阗玉不仅深受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青睐,而且也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因为它不光可以作为装饰用品,同时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从春秋战国开始,历代政权都十分重视对和阗玉的直接或间接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