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玉石是哪些?

韦梓仪韦梓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中国的四大名玉,以产地进行划分的话,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和阗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这四种,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另一种是和阗玉、岫岩玉、青白玉、乌尔禾玉(又称戈壁玉)称为中国四大名玉,而将独山玉、绿松石剔除在外。 其实这两种说法的排序并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将绿松石换成了乌尔禾玉。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其实所谓的“四大名玉”并不是官方认定的,而是坊间流传的说法。这种叫法并不科学,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依据。现在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中国四大名玉,实际上只是在中国历史上或现阶段比较著名而已。 比如和阗玉,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塞上厚土”,这是因为和阗河流域出产的和田玉质地最好,最适合雕刻成礼器。到了汉代,和阗玉又有了新的名字——瑶池昆嵛,这是因为汉武帝曾派李广利两次攻打西域地区,征服楼兰、姑师等国后,凿空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

汉朝使节、商旅沿丝绸之路往返途中都要经过和阗河谷地带,并在此停留补给。据记载,当时的和阗河谷水草丰茂,野马成群,犹如江南水乡一般。《汉书·西域传》云:“其地多马,故汉使采之,名为焉耆国。”“其草皆木本,枝叶似榆,覆荫数百步。树身大小如斗,叶似桃,色青青,实若葡萄,熟时紫黑色,中国谓紫椹,其味酸甜。……有果能食,其大如李,少核,色赤黄,味甘多酸少,名曰安石榴。”可见汉代的和阗河谷水草肥美,宜牧宜农,并且出产各种果树。

及至唐代,和阗玉又有了新名字——“蕃锦”。因为唐王朝在设立安西都护府的同时,还设立了龟兹镇、疏勒镇、于阗镇等军镇,实行军事管制,并在和阗河中游两岸驻兵屯田,因此和阗河又名“蕃锦河”。 及至清代,和阗玉的名字又发生了变化,满语称之为“布尔噶苏台”,简称“布尔汗”,汉译为“碧玉”。清乾隆年间的《御制文献通考》中云:“天朝赋贡有俄国黑玉、土耳其玉、和阗玉三品。其中和阗玉颜色暗翠,纹理细腻……”这里的“玉”字显然是指现代意义的玉石了。

总之,和阗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字,但是它的基本内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指的就是今天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玉。所以说和阗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玉石,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玉。 和阗玉不仅深受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青睐,而且也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因为它不光可以作为装饰用品,同时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从春秋战国开始,历代政权都十分重视对和阗玉的直接或间接掌控。

温蕙萍温蕙萍优质答主

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湖北绿松石”。

新疆和田玉

和田玉是一种具有韧性与一定脆性的角闪石类集合体,硬度6.5-6.9度,主要矿物成分为透辉石、透闪石,其颜色不只白和青两种,还有羊脂白、鹅蛋清、碧青、翠绿、烟紫、墨黑等数十种颜色。

和田玉主要产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昆仑山北坡,古时候是和田至喀什一线的于阗河、喀拉喀什河沿岸山涧和戈壁滩上。这些河滩,出产的玉石经过雨水长时间冲刷,呈棱角状、片状和块状。和田玉开采历史悠久,是我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优秀材料。

河南独山玉

独山玉因产于南阳城独山而得名。独山玉的颜色有绿、白、紫、红、黄5种色,色斑、色块和团块状分布。独山玉色彩丰富多姿、色调艳丽、质地细腻、微透明、光润莹泽,硬度6.5度,密度3.15-3.37克/立方厘米。南阳独山玉雕,古时候是中华文化的珍品,现代仍驰名中外,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

辽宁岫岩玉

岫岩玉玉质油润细腻、色彩丰富、光洁莹丽,色泽以淡绿、深绿为主,有的呈黄绿色和灰白色,硬度4.5-5度,密度2.58-2.92克/立方厘米。岫岩玉主要产于辽宁鞍山市岫岩、海城等地。

湖北绿松石

绿松石呈长柱状、粒状、放射状或结核状,形态不规整,质地坚实,有蜡质、土状光泽,抛光后艳丽而明亮,硬度5.5度,密度2.65-2.85克/立方厘米。绿松石是极少数直接用产地来命名的宝石之一,出产于湖北省的郧县和竹山县交界大神农架余脉,清河、甘沟河流域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的石灰岩岩洞、裂隙和土中。

绿松石的成色以瓷松为最好,在强光照射下呈现清澈的蓝色且硬度高而不易破裂,品相高贵大气,色泽经久不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