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追求什么审美?

苗成祖苗成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论画的典故。“师造化”是指画家用感官去亲身领悟大自然的美——“师”有学习、吸收的意思;“心源”则是指艺术创造的源泉来自于内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绘画(创作)要学习和吸取大自然之美的精华,但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创造属于自己风格的艺术品。所以中国山水画又称为“心画”“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笔墨当随时代”都是强调书画创作中的主观意识即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审美观的体现。

因此可以说中国绘画是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再超越自然,从模仿到创造的历程同时也就是一个由技进道的过程。 清代著名书画家笪重光在《书筏》中说“古之论书者,以神为先,曰清、曰远、曰淡、曰逸,惟妙而通神者,谓之至矣。所谓气韵生动者是也……今人之隶书,得魏晋以来结体法度者,十不足一。虽貌古趣,而骨劲肉丰,意态潇洒者,百不四五。即有之,亦劣弱不足观者也。何则?未得其故矣。知其故,则无往而非书。不知其故,则无书而非故。知此,然后可谈艺事而已毕矣。” 他的这段话说明只有将技法掌握了然后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这样才能完成一件艺术作品——也就是说技法的娴熟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自由地运用笔墨塑造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丛慧橘丛慧橘优质答主

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因素,这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它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践和理论体系,成为具有高度成熟性的审美规范。

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

中国画中极为重视“气韵生动”,即重视作品内部生命的表现,通过活的线条的运动,使画家的感情和所表现的对象的精神融为一体,从而表现作者对客观现实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也是中国画对作品表现性和作者主观性的要求。

重在“意境”:

“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极为重要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是中国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意境”也是中国画审美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国画艺术魅力的重要源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