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该用什么纸?
这个问题问得真及时,因为我刚刚从苏州博物馆策展“历代文房用品展览”,其中就看到了关于“纸张”的专题,有造纸工艺、有各种纸样…… 古人在制造纸张的过程中,用了大量的心思和手艺在纸上。所以古人说的“书画用绢”指的不单是丝绸做的绢,而是多种具有吸湿性、透气性的纤维织物都可以叫作“绢”,用来制作纸张。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书述》中谈到纸的质地说:“纸者,字之衣也。自君房(西汉发明家,造纸术后人)以来,真迹妙理,皆可得之于纸上。”“故纸者,字之一要素焉。”他把纸的功能归为“字之衣”,认为书写工具和材料好坏,关系书法成败一半的因素在于纸的好坏。
宋代的苏轼在《东坡书传·第二卷》中也说道:“余近买张氏所藏书帙,其制厚而洁白……欲以大小书数通试之,殊佳,不复疑纸之不好矣。”这里的“纸之好”并非单单指纸的质量好,还包括了纸的厚度、白度(包括墨色)等诸多要素。
元代的赵孟颊在《兰亭考》中说得更详细:“古之善书者,不欺世盗名,虽笔尖之微,亦求之甚苦。故所能书者,随其所使,或如椽之大,或如指甲之小;或清朗皎洁,或含浑润泽;或劲锐飘逸,或端重庄严。凡此种种,皆作者性情气质流露其间,而非所能勉强于一偏一曲之间也。惟用笔精熟,识笔法,知其规矩,而能运腕自如,然后可以谈书耳。然笔法极容易,若不知执笔,则不论如何,终无进步。故必持笔法谨严,然后可得笔法之妙。”
这里提到了很多书法上的术语,“笔法”是指书写方法。他在《论书》篇中提到:“结字之法,未有不以笔法为根柢,工笔画花,先炼笔法……”也就是说书写之前要先学会笔法,结字才有依据。他又在《定武九歌》中说到:“学书须先习笔法,次晓结字法,最后参悟章法。”可见笔法的重要性。
清代的书法家梁同书则在《书谱》中强调:“凡作字,先要清楚笔法,每笔各有方向、角度、轻重、缓急,必须依此法度而行。其次要了解结构,字的笔画多少,以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都要了然于心。” 这些文字记载都表明,古时书家有重视笔墨纸砚的,同时也有注重其他辅助器具的,他们深知一切器具都是为了帮助写好汉字这个“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