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隶书谁写的好?
我推荐三位书法大家:古文字学家王襄,书法家于右任、郑诵先(浙江绍兴人)。他们三个对汉隶的研究,对汉碑的拓片的整理与出版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隶书也深得汉隶神韵。
1.王襄: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 毕生致力于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早年参加中瑞联合组成的“殷历谱编订委员会”,担任抄录校对工作。后又应郭沫若之聘,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并定居北京。 王襄擅长篆书、隶书。其篆书取法李斯《峄山刻石》,端庄遒丽;隶书取法《曹全碑》,清逸典雅。他的隶书和篆书都被印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
2.于右任:民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大师 于右任是近代书法大家,他和胡小石、马叙伦等人被称为“南胡北于”,他精研汉隶、魏碑,也学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历代名家。他的隶书结体宽博,笔画爽利。
3.郑诵先(浙江绍兴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书家 郑诵先早年的隶书取法《礼器碑》《西狭颂》,严谨工整。中年以后,他的隶书开始变化,参杂行书笔意,显得活泼灵动。他90高龄写的隶书《寿州志·序言》,结体多变,笔画有粗细轻重变化,风骨内蕴,潇洒流宕。
吉霆优质答主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笔画有波势而有别于篆书,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那么中国隶书谁写的好呢?
1、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县。现存西安碑林。是著名汉碑之一。碑身下部残毁破损较多。此碑系郃阳县令曹全的夫人碑。碑文三十二行,每行八十字。记叙曹全的生平和其遇难经过。书法秀雅。
2、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东汉灵帝中平三年(一八六)二月立。一九七三年于山东泰安市郊区出土,现存泰安市岱庙。此碑刻于张迁升迁之时,属歌功颂德的颂扬文字。碑文叙述了张迁所任官职及治理之业绩。此碑系山东大石,出土地点又恰好是古齐国都临淄,故此碑具有浓郁的齐风鲁俗。
3、礼器碑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鲁相韩敕复颜氏汤沐邑碑》,篆额佚失。东汉永寿二年(一五六)七月刊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内,碑、额、首连为一体。碑高229cm,宽102cm。碑阳十五行,行四十字;碑阴及右侧皆题名,碑阴四列,共二十六行。碑左侧三行,各有八字。此碑与《乙瑛碑》、《史晨碑》齐名,合称孔庙三碑。
4、鲜于璜碑
全称《汉光禄大夫将军关内侯 freshly碑》,有碑阴题名,系东汉延熹八年(一六五)刻立。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天津市武清县,现存于天津历史博物馆。碑高249.5cm,宽101.5cm,厚21cm,此碑记述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及其先祖的生平和子孙的显贵。
5、乙瑛碑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碑高2.39米,宽1.05米。孔庙藏碑第一品。碑文在碑身上半部,共一七行,满行三六字,计三百六十六字。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此碑是中国汉代著名碑刻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石门颂
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原在陕西汉中市石门隧道的南面,此处是古褒斜道的南端入口。五十年代因修建褒河水库,石门淹没水下。一九七一年将该石从隧道壁上凿出,一九七三年迁入汉中博物馆碑窖内,一九九二年又被置于石门博物馆陈列。《石门颂》是国家一级文物,隶书珍品,与之同在石门洞的《石门铭》并称为“二门”。
7、华山庙碑
《华山庙碑》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刻于汉延熹八年(165年)的古代碑刻,明代初年在陕西华阴县岳庙中发现,后移置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历来被视为汉碑代表作。
8、史晨碑
《史晨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俗称《史晨前后碑》,分碑阳、碑阴两碑,一九七三年九月移入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汉碑室陈列。正书。碑阳为《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故又叫《史晨前碑》,四十六行,每行三十六字;碑阴为《鲁相史晨修孔庙碑》,故又叫《史晨后碑》,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碑阳刻的是史晨以鲁相的身份向朝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