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贵还是书法?
从艺术和商业两个角度谈谈我的看法吧。 首先,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不管是文人画还是文人书斋,都算是文人士大夫们的“附属品”。唐代的文人大多以画诗相称于世;宋代的文人也多能书善画;元代以后,很多文人不仅书画俱佳,而且都是诗词曲赋无所不能。所以,在历史上不论是中国画还是书法,从来都不是什么“孤傲”的存在,而是与文人、与文人群体紧密相连的。
其次,从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其市场价值也都是由文化市场的需求程度所决定的。如果一位画家或者书法家能有足够的知名度,那么他的作品就必然会有一定的价格;反之则便宜。当然,名头的取得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齐白石、张大千等的书画,那肯定是价格高,有市场的,而像曾翔、刘彦湖的一些作品,虽然写得相当好,名气也足够大,但市场价格却很低,这主要还是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总之,在中国不管学画还是学书,我们追求的应该是艺无止境,而不是市场价值或价格高低。因为,只有我们的水平真正提高了,我们的作品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我们的艺术才能最终得到升华!否则,我们的艺术只能停留在“仿古”“抄袭”的阶段,那样的艺术创作,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最后也只是廉价的贩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已……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价位高于同规格的中国画。一幅作品价位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作者的艺术名气,然后才看作品的材质,创作的时间,内容等等。同一位书家,他的书法通常比他的国画贵,而且贵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你要跟其他一些顶级国画家的作品比,就未必了。
国画与书法同为我国特有的文化体系,一从造型上,一从文字上各自独立地发展出完备的艺术语言。国画有山水、人物、花鸟等类型,书法则有不同的书体。国画的流派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书法则有各种风格。国画以笔法、墨法、章法为技法核心,书法则以笔法、字法、章法为技法核心。
从文字源流上看,中国书画均发端与上古时期的图形文字,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分化成实用的文字和具有高度抽象性的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书画之间具有很强的同源性。在甲骨文上,我们既能看到文字的实用性,又能欣赏其书法意味乃至绘画效果。在“书画同源”精神的指引下,绘画吸收了书法的笔法,书法也吸收了绘画的审美理念。
国画以“神”为核心,“气韵生动”为首位,“兼论形似”、“应物象形”以及“随类赋彩”为辅助;书法以“法”为核心,结字、点画、使笔、用墨、章法、气韵为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