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票的收藏价值吗?

令狐曼钰令狐曼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粮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发行的临时货币,是中国经济变革和市场化的重要见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极度匮乏,我国曾实施统购统销政策,实行计划经济和配给制。1953年至1980年,我国共发行了6套人民币,但除了第二套、第四套人民币外,其他几套人民币都只发行了流通券(除第三套人民币中的“背绿”券),没有发行纸币。因为当时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以商品票证为主,货币供给主要通过粮食等商品投放。 一直到1974年,我国才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但这套人民币的发行量不大,现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第四套人民币纸币。1977年后,我国开始使用第五套人民币,而这一套人民币至今仍在继续使用中未更换新品。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移动支付也非常普及,很多人忘记了自己曾经使用过粮票的日子,但是那些拥有收藏价值的粮票却记录着这个时期的历史。这些小小的粮票上印制着工农兵的雕塑,洋溢着“共产主义”的氛围。它们从侧面反映了特殊年代里中国的经济状况。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有些特殊的年份及地区的粮票也有很高的价值。例如“文革”时期的粮票,“文革”开始的1966年,全国处于混乱之中,许多行业停止运行,因此这年的粮票也是很少见的,有着很大的升值潜力;另外,一些地区性的粮票也很有特色,如厦门地区发行的粮票上有厦门大桥,而香港地区发行的粮票正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字样…… 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粮票如今大多已经退出市场,它们有的是以实物兑换的,有的是作为福利发放的,还有一些是被回收销毁的。目前市场上能够见到的粮票大多是人们保存下来的,这些粮票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很多都已经残损或者丢失,现存的完好无损的粮票数量并不多。

尤永超尤永超优质答主

粮票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是一种购买粮食的凭证,有使用价值,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命票”。1993年全国取消了票证制度,粮票便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种收藏品,其价值也由使用价值转为了收藏价值,成为一种特殊的货币邮品。

粮票的收藏价值取决于稀少性、历史性、艺术性。如地区小、使用时间短、发行少的粮票价格就高,反之则低。如宁夏回族自治区1960年5月发行、9月停止使用的一套6枚1市斤至50市斤的一套面值粮票,其收藏价值已近千元。如票面涉及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知名人物的粮票就十分珍贵。如记载着上世纪50年苏联撤走专家的云南“四类职工”粮票;记载了抗洪英雄事迹的河南“抗洪抢险”粮票;记载了对“蒋介石叛国求荣,勾结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这一重大时事政治的沈阳第一印刷厂1950年时政宣传品,一张正面印着对联,写着“美国佬豺狼心岂能吞掉全朝鲜,毛主席英明算早已看破贼阴谋”,另一面印着《朝鲜战争》地图,该对联设计印制精美、图文并茂、印刷清晰、纸张厚实、纸面细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枚粮票,它的珍稀的存世量和极高的收藏价值,令人叹为观止!据传,该枚粮票存世不多,在一次上海拍卖会上,一枚品相极佳的粮票,以万元的高价成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