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有玉器吗?

上官飞燕上官飞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有啊! 玉髓、玛瑙这些古代称为“石之美者”的硬玉和软玉,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有出土。 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良渚博物馆馆藏) 到了商代,玉器在礼制上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王侯佩玉,代表身份与权力。 《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青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朱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不同身份的人所佩带玉器的形制颜色都有所区别。 另外玉琮、玉璧这样的祭祀必备品也是从这时开始大量出现的。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玉琮 王侯将相的佩玉 汉代承袭了商代的制度,并增加了“璧”这一种玉器,同时期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玉器——玉佩。后人根据其特点把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分为两种形制:“环柄式”、“片状”。

这种形制的转变,其实代表了当时雕刻技术的一项变革——由磨制法到剖切法。 由于新技术的使用,当时的能工巧匠可以根据料子本身的自然形状来设计作品,使得很多玉器呈现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后来人们习惯把汉代的玉器称为“汉八刀”,这其实就是指这种新技术下雕刻出来的玉器给人一种线条利落、切割明确的感觉,就像用刀削出来的一样。 这件玉衣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的随葬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代是玉器制作的一个鼎盛时期。工艺技术上延续了汉唐以来的琢碾技法,同时在抛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使唐代的玉器不仅表面光洁,而且润泽。 这对孔雀绿玉环堪称唐代玉器的代表作,现在藏于南京博物院。

宋代以后,玉器不再仅仅作为贵族的饰品存在,普通百姓也有机会拥有。元代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女性也很喜欢佩戴玉石首饰,于是元末明初的玉匠就有了迎合市场的新点子。他们创出了“花丝镶嵌”的技艺,把细金丝或银丝缠缚在玉器之上,再加以点缀。这也是现在翡翠戒指、手镯等镶嵌类玉器先河。 清代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玉器制作的集大成时代。

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都对玉器有着巨大的需求,这也直接刺激了清中期以后和田玉采挖贸易的发展。再加上此时西方文明的涌入,各种新奇事物层出不穷,所以中国的玉器不仅在材质上更加多元,而且在造型上也多了许多西式的元素。不过,传统的龙、凤、花鸟等纹饰并没有消失,且一直延续至今。

岳家瑞岳家瑞优质答主

旧时人们称中国为“玉国”,中华民族为“爱玉之民族”。中国产玉极盛,古籍记载有“玉出昆冈”,又有“瑶琨”。晋郭璞注其出西王母石山。昆仑山绵亘数千公里,是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的界山。在青海山南,有黄河源流的星宿海。1975年,青海省文物工作队在星宿海畔发掘了两座原始社会墓葬,在随葬品中发现有玉璧、玉斧、玉凿等礼器。经鉴定,玉质系青海昆仑山绿玉,距今5000—4000年,出土位置海拔4500余米,从而确定了玉出昆冈,瑶琨产于西王母石山的传说有现实的根据。由此可知青海玉的开发利用在4000多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已经兴起,那时制作的玉斧、璧、凿等礼器,不仅用于当地生活需要,而且成为物产交流的贵重物品运往它处。

50年代末期,在西安半坡村发现一处原始社会遗址和若干居民住宅遗迹。在其中的7个成年女性的瓮棺中,发现有腕饰、项链等玉制装饰品。据年代测定,已有6000多年历史。这是我国现今所能见到的最古的玉制装饰品。

商代的玉雕艺术,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的商玉品种类繁多。除装饰品有多种式样的环、璜、玦之外,有薄而透雕的梳、簋、匙等食器。酒器有爵、觯、尊、觥、罍等,还有圭、琮等祭器和柄形器、多璜串饰等。另外,还有戈、戚斧、矛、钺等兵器和车马器饰。种类齐全,数量多、工艺精。这些玉制品的造型,从简练古朴到繁缛绮丽的不同风格,不仅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工艺制作的专门化。商代玉雕为两周玉雕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