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用法币?

寇书鸣寇书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的最重要属性就是必须受到国家信用背书并能够执行法定兑换。 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啊!比如美国国债最大外国买家是美联储,日本国债最大外国买家是日本央行……这实际上就是各国政府以本币形式持有的国外资产和储备。虽然美国财政部可以直接向全世界发行美债,但这是有前提的:美国财政部的海外账户里的美元要足够多;同时其他国家购买的美元也要足够多。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了,美国就会增发钞票(其实就等同于美国财政部向美国民众直接征税)来维持这个平衡。 简单来说:以本国货币作为本国财政收入是主权国家的必然选择之一。

其次,人民币作为主权国家货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它是国内居民的强制储蓄。现在企业工资一般是税后收入、养老金和企业年金也是以个人身份存在银行里,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也往往存在银行里。而这部分资金的流转是通过银行体系完成的。当国际资本流动时,同样会首先考虑一个因素:该国的金融是否稳定?能否做到既吸收国外的资金流入又有能力向外输出资金流动性?

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曾大量印发法郎,导致通货膨胀严重。而70年代的美国则出现了“滞涨”现象——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居高不下。80年代的拉美国家爆发债务危机,90年代初的日本地产泡沫破裂进入长期通货紧缩状态。这些都是在国际金融中典型的败笔案例。 而我国自1954年开始发行人民币以来直到改革开放前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工业部门的大部分产品都由国家统一定价,农产品更是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手里获取资源。因此可以说当时的人民币并不是市场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代表国家信用、具有强制性支付的职能。

另外需要提的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元紧缺的国际环境下,当时的“世界工厂”日本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迅速积累财富,日元的国际地位也水涨船高。但到了80年代,日本外汇储备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2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美元/欧元/英镑之和。于是日本开始疯狂购买各种资产(主要是欧美资产的二手货),从1980年到1989年日本进口的二手车比新车还要多。

结果可想而知:日本的国际收支恶化,国际资产缩水严重,金融危机爆发……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所以无论是从国家主权的立场还是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法币是最为合适的货币。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

仇挣钱仇挣钱优质答主

法币改革的目的,首先是针对当时各地各自发行地方货币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货币发行制度混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对国民政府而言,也丧失了税收来源和货币发行带来的收益,不利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和稳定税源的建设。

20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实行银本位制,纸币的发行必须以银元或银两做准备,而国内银元和银两之间相互参差不齐。在袁世凯统一中国,北洋政府对币制改革失败后,国内货币发行制度更成了一锅乱粥,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币制混乱无序。

在法币改革前,国内各省发行的纸币没有明确的限制,只要各省能拿出一定数量的金银做准备,就可以得到财政部的批准,各省就可以发行本省货币。这些货币中良莠不齐,由于没有上限,各省滥发纸币也导致通货膨胀十分严重。1935年时,国内各省流通的纸币总计将近30亿,如果加上未上报中央的纸币,实际纸币发行数量估计高达50亿,而当时的国内银币总量仅仅在40亿左右。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域,除了中央政府发行纸币外,还有中国、北洋、交通银行,浙江、江西、安徽和河南等省也各自发行本省纸币;在没有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区,例如东北、西北和内蒙等地还有自己的纸币发行制度;在上海等地,由于租界林立,外国银行也在当地发行纸币。所以法币改革前,国内市面上流通的纸币高达上百种,严重影响经济有序发展和中央政府收入。

法币改革的另一个大背景便是当时日军对中国东北的蚕食和日本经济侵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日满经济共荣圈”,日元和伪满洲国货币流入中国内地,使原本已经十分混乱的中国货币制度更加恶化,通货膨胀指数持续攀升,而国内白银库存不断下降,外流严重。如果中国不废除银本位制,而继续执行此货币制度,国内经济将会更加恶化。日本的侵略使国内经济不断下滑和“白银危机”的恶化,是促成法币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都已实行金本位制,而中国仍实行银本位制,这种现象使国内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制约,外国商品进入中国时须用金,而在中国售货时均以银支付,由于金与银之间存在差价,导致外国商品在中国非常廉价,大量进入中国销售,而中国商品到国外售价由于银价过低,使利润大幅度缩减,严重制约了中国商品的出口。日本侵占“满洲”后,为了将“满洲”经济日本化,将1933年日本废除金本位制度,实行浮动汇率的措施带进中国东北。1934年6月,美国又通过“银购法”,强制收购世界范围内的白银,导致银价暴涨。

与此同时,当时欧美国家为了应对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转嫁危机,各国竞相贬值本币,用贬值后的本国货币大量收购国外商品,然后以原价在本国或其他国家销售赚取差价。使中国出口贸易蒙受巨大损失。由于当时东北地区已经处于日本和伪满政权的控制下,日伪政权也大量收购日本或“满洲国”银币,用比市价便宜50%的价格进行收兑,使中国内地的银币不断外流,各地的银币储备一落千丈,严重危及国内的金融秩序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