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多媒体邮票?
楼上的朋友都回答了,我补充一个冷知识 多媒体邮票其实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邮政于2014年6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数码全息邮票(CDS)和第一套视频邮票。 这套邮票由著名设计师沃尔夫冈·约瑟夫设计,他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枚全息二维码纪念邮票《国家地理》的负责人。 数码全息邮票通过LED灯显示影像,当灯光照射到刻有图案的薄片上时,通过光栅成像的原理把图像映射到表面镀膜的塑料片上,最后经激光扫描将虚拟的3D图像采集到电脑中。 由于这项技术需要借助LED灯具和高精密光学系统以及计算机来展示图片,因此发行成本较为昂贵,这套邮票共5枚,面值为2.87美元,但只发行了20万套。 但美国的数码全息邮票仅仅只是“有形”,而这对于当时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启发。
2004年至2009年间,我国先后五次发行了共计14枚的电子票据邮票; 而这时的中国邮政在经历了撤并乡镇所、取消邮折等变革后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时代。于是,在2012年12月,在历经六年论证、试点之后,中国邮政发行了《互联网通信》特种邮票,全套2枚。 这不仅是互联网与邮政行业联手的标志,更是中国数字化改革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