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行了多少一角硬币?
1955——1967年,中国发行了三种面值的一角纸币,分别是: 背铜板(1955), 背铝板(1958)和 凸版水印(1962) 一角硬币从1955年开始发行,到108年后停止流通,共发行的年份有13枚。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年代久远且使用年限短,大部分面额的流通情况已经难以查证,而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又未收录一角硬币的发行量,因此这一角硬币的发行量成为史上最难考证的货币发行量之一。不过我们可以从其它渠道了解它的发行量。 根据网上资料收集,一角硬币1955年和1957年的发行量大约为2万-3万套;1958年为75万-80万套;1959年至1961年为550万-600万枚;1962年约2.4亿枚;1963年约1.3亿枚;1964年约1.6亿枚;1965年至1967年是6.7亿-7.6亿枚。 以上数据并非百分百准确,仅供参考。
因为时间跨度大,不同年代的货币政策不一样,而且没有统一完整的统计资料,所以无法获得各年代具体发行数量,为此我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进行比较:1955年(发行第二年)、1979年以及2013年,通过这三个年份的发行量估算整个存续时期的发行量。 由于1955年版的一角硬币与二角硬币的图案是一样的,而且当时没有印刷错误的说法,所以1955年版的一角硬币应为该图案的第一批,即加印了“样币”字样的那一卷。
据网友提供的信息称:当年上海造币厂试铸了多种样钞,其中就包括正面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及国徽、背面印有“壹角”的钞票,但是并未进入流通领域。因此可以认为1955年发行的一角硬币实际发行量并不是上面的推算值,考虑到当时我国的经济和工业水平,这个发行量应当比上面的数值要少许多。 与1955年相比,1979年时金属原材料的价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果还是按照1955年的发行量来计算,那么1979年应该补印很多钱币,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这样。由此可以倒推出1979年的发行量大约只有1955年的十分之一。
2013年是第四套人民币退市前最后一年,这一年央行一共发行了24个币种,其中包括了1角硬币,这枚硬币与1983年发行的长城币系列属于同一个时代,但由于后者早已退出流通领域,因此这一角硬币的发行量目前来说比较有参考价值,估计约为10亿枚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