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一元有哪些?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953年) 共有面额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共6种版别。其中50元和100元的主图案是工、农、商的劳动场景,因此被称为“工农币”;200元券的正面是国徽和工农联盟的图形,背面是一个大型矿井,称为“矿冶币”;500元券的背面是一辆拖拉机在田野上行驶,被形象地誉为“耕作币”;1000元券的背面是一座大桥,所以被称为“桥梁币”。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1962年) 共有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币值。其中10元券因为其票面图案是著名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所以被人亲切地称为“万人馆”!5元券的主图案是工农联盟,因此被称作“工农币”;2元券的正面图案是车床,又被称作“车床号”;1元券的背面采用古钱纹作装饰,故称“古币壹圆”;5角券的正反面图案分别是由国旗和国徽组成的五边形,因此得名“国旗五角星”。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1974年) 第三套人民币一共有10个面值,分别是: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套人民币的版式非常多,这是由当时条件所决定的——从1964年开始,我国开始大量印制纸币,而当时的印钞设备比较落后,因此造成了纸币印刷版式的种类较多,加上后来的修补版等,使得三版币的版别非常复杂多样。
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1999年) 第四套人民币按照不同的防伪措施可分为11个票面,11种主景图案,其中100元纸币有两种,50元人民币有三种,20元人民币有两种,1元人民币有两种。由于这一批纸币使用的是国产印钞机和原材料,因此在印刷过程中出现了错漏,被大量制成各种钞票样票,这些钞票样的发行量应该都不到一百套,是纸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