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画著录之祖是谁?
说朱彝尊是“文献巨擘”,恐怕还差得很远,但说他“学富五车”“知识广博”却是实至名归。 作为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写的《经义考》《明诗综合》《词林正韵》《曝书亭集》等影响都非常大;但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留下了中国最早的古文献目录,这部著作就是《天禄琳琅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此书:“先列著者姓名、字号、里居、时代;次记版本源流,颇为详备……每书之后,俱有简短评语,品定高下……为后世藏书家指南。” 该书里收录的书,都是正书名目,即正统的书籍。当然,正名之外还有一些所谓“逸书名目”,这些书目多散见于各种笔记小说之中,很难查找,有了这个书就方便多了。 从《天禄琳琅书目》中可以看出,他编书的体例受《四库全书》的影响较大,而《四库全书》的编辑指导原则则是来自《书经》中的“正名”与“辨伪”。
《易·系辞》中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编纂著录图书,看似小事,其实是很严谨的工作,不能出任何差错。如果搞错了,影响的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甚至会闹出大的笑话来。 比如,乾隆皇帝在《四库全书》的序言里就讲了一个自己修书的趣事: “朕之幼龄,读书之暇,性喜藏书。时则命王杰士等,将所贮古今图书,一一细审,详加校对,凡字句偶讹,版牍错乱者,皆加更正,其讹错不可纠错者,则注明原貌。”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亲自过问了校勘工作,这种认真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