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套价值多少?
90后,小时候住在外公外婆家,那时候还在用纸币,我记忆里还有面值一块和两块的人民币,后来就换装了硬币和第四套人民币。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堆一毛钱硬币,大概十几斤重吧,当时以为是铜的就没多在意,还拿出来玩,结果都是旧的人民币,去问妈妈才知道是以前用的纸币被爸爸拿出去换了硬币,这些是一毛钱一枚的,还有五毛的和两毛的。
后来长大了一点家里来客人了就用这些一堆一堆的硬币摆出心型或者字来招待……… 后来上了大学有一次回家发现家里客厅堆满了纸币,一问妈妈说这是银行兑换的,家里以前的一堆堆一角钱硬币都被妈妈拿到银行去换钱了(其实应该叫兑换)。因为家里以前是开杂货铺的所以有很多旧的人民币,都找银行给换啦!我记得最多的一次好像是500块钱,那时候还是九几年,五千块够我们一家人生活好久呢!
那时候觉得钱真好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后来慢慢的长大了,开始意识到钱的不易,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没钱花了就去学校附近的胡同里捡废旧易拉罐,一箱子易拉罐能卖二十多块钱,一个学期下来也能攒一百多块钱,虽然不多但是买书和学习用品够了。
大学毕业以后来到北京打拼,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省吃俭用也攒了不少钱,一直想换个iPhone手机,但是又迟迟没舍得花自己的积蓄,后来终于狠心花了三千多买了个iPhone6,虽然心疼钱但心里想着钱总比没有好。
后来随着微信和支付宝的普及,手机支付越来越流行,现金越来越少,钱包里的纸币越来越少,慢慢的钱包从口袋里消失,变成了钱包里装着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再也不是以前放零钱和纸币的地方了。
直到现在,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及了,出门已经很少带现金了,而那些曾经用过的纸币和硬币都已经进了垃圾箱。但是,就像那些老旧的房屋和街道一样,它们都记录着岁月的变迁,留存在人们记忆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