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画画最好的是谁?
先占个位,待会写详细一点 先说结论 当代:吴冠中、徐冰;现代:李苦禅、齐白石;近代:张大千、溥儒;古代:顾闳中、王维、王洽等。 (注:本答案只讨论中国画,且局限于有记录可考的历史人物,因此无法全面包含所有“画得好”的人,也无法涵盖各个历史阶段的“最好”。)
我的排序是当代>现代>近代>古代。 为什么这样排呢? 因为“好”是没有标准的,而“谁好谁坏”也是没有定论的。所以只能以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来衡量——看市场。 当代画家的画比现代画家贵多了(除了贾和平这种特殊情况),而近现代又比当代画家更贵,以此类推。这里的“价格”不是指某件作品成交价,而是指平均售价,毕竟没有人能买得起齐白石的真迹,也不像徐悲鸿那样一画出官价就破亿了(真迹肯定更贵)。
可能有人觉得“价格=审美水平”这个等式有点扯,但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因为艺术品的本质就是满足人类愉悦感+审美需求。如果一件艺术品不能实现第一个功能,那它基本上就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艺术品=审美物。 而满足审美需求的最好方式就是借鉴——模仿。所以,学画→临摹仿古=审美活动。 当然,这种“模仿”和“借鉴”是有一定门槛的。否则,人人都是艺术家了。这里所说的“有一定门槛”指的是:必须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基本的技术环节。不过只要多看看画,多写生,多练习,一般都能达到这个“有一定门槛”的要求。
所以,从模仿到创作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祛魅”→“复魅”的过程。所谓“祛魅”就是指去除艺术中的神秘成分,让艺术家从神坛走下来,变成普通人(虽然不一定像凡人一样矮矬穷,但至少没那么高大上)。
而要再“复魅”就很麻烦了——只有不断欣赏高超的艺术品(包括各种形态:造型、线条、色彩等等),不断地进行临摹、写生、创作,才有可能一步一步提升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