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辉中国画作品?

阎伯帅阎伯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没看过,不过就这幅画的用笔用墨看应该是阿老的。但构图和画面风格不是他的。 感觉是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的“新写意”或者“现代水墨”一派。这一派很多都承袭了齐白石的笔墨风格(当然也会有其他风格),但题材内容已经脱离了传统写意花鸟的范围。可以找孙其峰、王庆生、刘振亮等人的作品看一下。

如果这画是何应辉的,说明他一直在坚持传统写意花鸟的路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我没看过他的其他作品); 如果这画不是何应辉的,说明他的水平还达不到我的预期。 我觉得作为一个专业画家,尤其是中国写意花鸟画家,在现在这种大量吸收西方元素,艺术界浮躁异常的氛围里保持定力,继续传统写意花鸟的路子是很难能可贵的。特别是何应辉作为国家画院院长,能够一直坚持自我,很不容易 至于有人提出这画缺乏笔墨技巧,我只能说批评得很到位。没有笔墨等于不会写字,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道理。画画也一样,虽然写生也可以画出很有“味道”的作品,但你不能否认,笔墨对于写意花鸟的重要性。

另外,我觉得这个题目“新时代的中国美术”(新在哪里?美在哪里?中国又在何处?)也起得有点大。这个时代有各行各业的新人,也有各行各业的老兵,当然也包括文艺领域。社会在不断前进发展,文艺领域也应该有所反映。我们既要有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也要有应对挑战的本领和能力——否则,一味歌颂新时代而不思进取,那和那些抨击时代的人又有何异呢 最后,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中国的文艺能够出现更多百花齐放的优秀作品,也希望我们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各种类型的作品——哪怕它们可能并不那么完美

葛信谋葛信谋优质答主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画坛的领军人物,何应辉的绘画和书法一样,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个人笔墨的趣味追求,也不是仅仅从个人笔墨趣味出发而试图达到某种个性化的审美状态,他在自己的精神领域里始终有一种不能忘却的担当,一种责任使然的文化情怀,使其始终能够在笔墨的探索上,以一种超越之法,不宥于古今门户而自开气象。这种博古今通汇于一画的修为和情怀,是其能够将书法语言系统和绘画语言系统相融相通的关键,所以,何应辉的山水,一方面强调中国画中线在造型和构建图式中的作用,在笔墨的运笔、用线和皴法等方面以书法的用笔为基质,形成了在笔墨运行中速度变化的韵律和节奏感,以率性挥洒、苍茫而厚重的笔情墨韵构成独特的山河景物;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宥于一种既定的笔墨观念和语言程式,而着意打通和利用东西方艺术中一切能够为己所用的语言方式为自己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山水表现体系服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