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板人民币有几种?

凤璇韵凤璇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按“错版”的定义来分,“错版”的人民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的,由于设计、母版制作错误导致的“错版”;另一种是各印制发行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印刷模板进行印制发行的,由于模板本身存在错误而导致各钞票的冠字号码相同但票面图案错误的“错版”。 “错版”可分为“错笔”(错别字)和“错图”(地图、符号、字母等图形错误)两大类。

一.“错笔”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原文字书写错误而重新用墨书改形成的“错版”。如1953年第二版人民币的2分钱纸币,其背面右侧的原大写金额“贰佰圆”,由于审核不严,误将“圆”字最后一笔向下延伸,成了今天的“贰佰圆”。又如2004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100元纸币,其正面左侧的国徽图案中,“国徽”二字的字体与编号后面的阿拉伯数字“100”的字体均系电脑造字形成,在“国徽”二字中,“国”字的“玉”旁多一竖,“徽”少一横,即为这种“错版”。

2.原字符串顺序颠倒形成的“错版”。如第一版人民币的50元、100元、200元券,由于纸币上的拼音字母排列顺序为倒排,即由右向左,依次排列,从而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50元(伍拾圆)、100元(壹佰圆)和200元(贰佰圆)的字样。再如第一版人民币的200元券,因票面上有英文及拉丁文缩写和中文全称,而其中文全称的首字“人”字,与其后的英文和拉丁文缩写位置应当相互对应,由此形成了现今我们所见的“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名”和“人民”两个“人”字。

3.原字符漏印形成的“错版”。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如第三版人民币的10元(拾圆)、20元(贰拾圆)、50元(伍拾圆)和100元(壹佰圆)纸钞,由于其正面左侧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下方的防伪标记,应当是由一串连续的数字组成的条形码,但是实际上却只有一半,多了“786”三个数字,这就是因为条码下方多印了三串数字所致,属于比较轻微的“错版”。再如第四版人民币的99年版100元(壹佰圆),其背面中央的汉字“百元”二字,实际上应该只印前面的“百”字,由于多印了一个“元”字,因此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见的“百元”字样。

二.“错图”主要是指各种地图、符号、字母等的图形错误。这一类的“错版”因为很难界定到底是否是故意制作失误还是确实印刷出错,所以这类“错版”目前比较稀少且价值不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