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碑帖具有收藏价值?
关于碑帖的收藏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从使用功能的角度看,只要经过合理的保存、完整的流传下来,无论多么普通的碑帖都有其收藏价值;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有价值的碑帖一定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样的碑帖才有收藏的魅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有价值的碑帖。
第一是时代性,也就是说只有不同时代的碑帖才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辉煌时代,这个时代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碑帖,如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化度寺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等等。这些碑帖不仅代表了各个书家的最高艺术成就,同时也展示了那个时代整个社会对于书法的艺术要求。因此从艺术角度来讲,这些碑帖无疑是优秀的,有很高的观赏性。
第二是文学性,也就是碑帖所记载的文字应该是有价值的。 我们现在研究唐代的文物可以了解到,唐人在造碑的时候非常重视内容的价值,如果内容不值得铭记,即使书写者再出名,也不会得到刻石的资格,比如我们熟知的唐朝大诗人李白、王维、韩愈等人的诗作,被选入碑石的不多,原因就是内容不够“经典”。而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碑帖大多是值得记录的佳品:如《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赤壁赋》等。这些文字在文学史上也是光芒四射的。因此这些碑帖同时具有了时代的价值和文学的价值,自然也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是技法性,有价值的碑帖应该同时体现出作者高超的书法技艺。 碑帖是书法家创作完成的,自然要有书法上的体现。我们看到优秀的碑帖必然同时具备着精湛的笔法、完美的结构、独特的风格,而这些特点都是来源于书法家高超的书法技艺。
例如我们谈及王羲之的《兰亭序》,必然会评价其笔法精妙,结构完美,风格独特;谈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必然会谈到其结字大胆,用笔粗犷。正是由于书法家有着超高的技法的支撑,才留下了这些精彩绝伦的碑帖。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一块碑帖的价值,比如说传承的情况、出土地等。但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如上面三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