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核桃有收藏价值吗?
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门艺术,要上升到“价值”的高度,一定是该门类里最顶尖的那个部分。就像体育界里奥运会金牌一样,无论多少块世锦赛银牌,都无法和它相提并论(当然,在世锦赛上摘得多枚奖牌甚至包揽全金可以说是成绩卓越,但和夺奥运冠军相比依然差之遥)。而反过来,即使世锦赛奖牌拿到手软,但水平距离奥运会参赛标准都有不小的差距。这就是“价值”的差异。所以这里讨论的“价值”是就收藏来讲,不是就市场或交易来讲。
其次,明确一点,核桃雕刻,作为雕刻里面一个小品类,它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但是必须说,它的升值空间很小。为什么?因为雕刻品的收藏,主要围绕人收,即这个人在这个品类里,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成就,作品具有怎样的风格,以及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等等这些因素,才是收藏的重点。一件作品能不能上升到人去的维度去欣赏和考量,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一件雕刻作品,你看完之后只说“嗯,这件东西做工不错”,那它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再没有进一步的可能。而对于那些能达到艺术品层次的作品来说,它们的价值则取决于很多要素,比如:
1、创作年代,这包括创作者和制作年代。因为工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制作年代越近的作品,其工艺往往越先进;另一方面,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取向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不同时代的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这两点都会影响一件作品的收藏价值。
2、创作环境的变迁对艺术作品的价值也会有影响。比如在文革时期创作的许多美术作品,因为当时的环境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反右或其他任何与政治有关的内容,所以作品中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左”的气氛,这种东西在今天来看很有意思,因为那个时代的画家是在一种非常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创作的,所以他们的笔法会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种特征是其它时候所不具备的。
3、题材的选择也是影响作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说的并非是指主题,而是指具体的描写对象。比如说,一幅画的题材是“毛泽东去安源”,那么不管画得怎么样,它肯定没戏了……而如果是别的题材呢?可能价值立刻就不一样。这就是说,有些创作题材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虽然艺术家可能在其他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但这种突破在“危险人物”或者“危险题材”上总是会被抵消一部分,甚至会被罚没。所以说,好的作品未必就能达到很高的收藏价值,而一些看上去不是那么优秀的作品,反而能有不错的价值,这里面题材的选择是否得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至于说您的核桃雕刻,我想主要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您本人的知名度,也就是看是否有更多的人因为您的作品而记住您这个人,这一点其实是很艰难的,特别是对民间艺人而言;二是看您本人在雕刻界的影响力,也就是说,您在行业内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两条并不一定非得同时满足,有一条足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