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笼币有收藏价值吗?
应该对回笼币的概念加以明确,所谓“回笼币”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 人民币作为一种货币存在着自然寿命的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人民币会由于各种各样原因而损耗,这就需要人民银行进行“回收”,即以新钞来替换旧钞,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回笼”。 所以严格来说,“回笼币”并不是“错版币”,而是一种正常的流通中的货币,只不过这些钞票在“回笼”时出现了错误而被保留了下来。 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回笼币是合法的国库券,但由于其存世量并不多(尤其是1949年到1953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且正在逐渐减少,所以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目前,人们发现的最早的回笼币来自第三套人民币的背绿水印一角。当时因为纸币的印刷技术有限,在印刷过程中,往往一张纸币会有几种不同的颜色,这给现在的收藏者提供了一定的鉴定方法——如果纸币正面和背面的颜色搭配不一致,那么这张纸币可能就是回笼币。
除了通过颜色判断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纸币的冠字号码来判断,有些冠号由于印刷的原因会出现漏印、倒印或者重印的情况,这也是鉴别回笼币的一个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初步判断某张纸币是否为回笼币,但判断为回笼币的纸币并不一定都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对个别面额的纸币进行过再印刷,也就是将原先发行正确的纸币重新印刷,只不过未改动票面图案。判断一张纸币是否是回笼币还需要进一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