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十年的价值多少?
从1901年10月24日,袁世凯以“钦差大臣坐办军务”的名义重回河南,到1911年12月底在任湖北巡抚,这前后整整十年,是袁世凯政治生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十年间,他办练兵、办实业、办教育等,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获得显著的成效,为以后出任湖广总督、练兵节制三省,直至最后担任大清皇上大总管铺垫了坚实的根基。那么,这十年的价值到底多少呢?
十年间的创办事项,列其略,有编练新军近12万人;首倡创办了卫辉纱厂,改组了开封瓷厂,创办了彰德煤矿、育婴堂、育婴院、医院、学校、工艺厂等多种实业;兴修了汴梁、河南等黄河大堤400余里;开辟新铁路和改修工程40多处;主持了郑盐运行政改革,解决了盐务积压问题;整修了济汴渠道,保证了水路畅通;筹办了一场颇有影响的省城开封赛武会,增强民众尚武精神;亲撰《练兵歌》、《勉兵士》等歌词,鼓舞军心,等等。更值得提出的是,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孙中山,就建立中华革命党,就曾与他进行过多次会谈。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袁世凯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在检点兵力准备南下时,为了试探水道,他坐的火船搁浅在黄家埠,身负重伤;在督办江西军务时,受到豫贼党徒的狙击,他的长子袁克定被子弹击穿大腿;1908年10月18日,溥仪继位,他又被封为一等侯爵,建“侯府”于铁狮横街。
但是,对袁世凯来说,这十年是他作为人臣最辉煌时期,虽然其间也曾因“彰德兵变”、“徐郡恶斗”等事件使他感到颇不是滋味,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兴奋的、愉悦的。因为他正在做的一件大事——振兴帝国军旅,正有序进展着。
可惜好景不长,风云突变,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响应,革命势头迅猛,清王朝岌岌可危,皇帝坐不住了,他突然决定退位,还美其名曰“归政”。其实,这是他的退步,在不能控制政局的情况下,为避免“引祸上身”,只好装作“引退”,以此逃避责任。就在他退位之后的第二天,溥仪被迫退出了清宫。
历史终于证明了袁世凯的高明。他退出政治舞台之后,又迅速地投入了政治博弈,一举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自此,他开始了在中国数不胜数的权术阴谋和惊天谜案的博弈生涯,一路驰骋,不可一世,直至覆灭。
看来,在人生几十年中,最好的时光是30——40岁,一个人最具活力的时代。而袁世凯在他一生中最风光、最有作为的40岁生日时,却是一个人的独饮,“闷头上灯,点上香茗,自斟自饮,久久不散。”这不禁让人深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