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无曲的画价值如何?

空恬恬空恬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中国,自古以来对绘画都有“字画”并称的说法,书画是绘画和文字的简称,也是中国汉文化特色之一,是从书法、绘画中的实际施用发展而来的。从本质上说,书画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书法、绘画不仅代表着以汉文化为主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且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书法、绘画的审美特征而言,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形象写照。

书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财产,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独特的符号。中国古代书画在文字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它是书写语言符号的衍生物,从书法角度讲,书画艺术具有文学性、抒情性、艺术性、技术性等特征;从绘画来讲,它是写实的,是中国绘画技巧的表现。在中国书法、绘画文化演进过程中,由于书画同门(特别是文人画家)相互影响与促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书画美学思想,即强调书画的艺术性,注重作者的主观品格、志向、情操与才华,以及思想境界的反映与表现。从书画艺术发展来看,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书画艺术家的成就,都是在他们的人格魅力达到一定境界时,其作品才达到完美的境界。例如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他出任会稽内史时达到艺术的颠峰,其字态雄逸清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是他在绍兴兰亭雅集时即兴创作的。他创造的“一画之法”,为历代画家所尊守。唐代书法家张旭的狂草书法,“逢酒辄醉,既醉则冠绝,挥毫自若也”。北宋苏轼的诗、文、书、画、词冠绝于世,被誉为“四绝”。北宋的文同擅画墨竹,他自喻竹为“吾写此,愈见我志”,借物写志。元代赵孟頫自称善画水,是“悟书法而入画理”,主张“作画贵有古意”。明代徐渭书法为明末书法流派之一,他作画多就花卉、瓜果、书草、山水为素材,其书法纵横肆意,洒落淋漓。他的绘画与书、诗并称“三绝”。清代郑燮(郑板桥)的书法、绘画,被称为“六分半书”,即“烂鞭法”、“板桥体”,其画竹,“胸有成竹”、自喻竹“吾与竹俱瘦,又雪霜严酷乃成此君”,借竹喻自己坚贞清癯的人格。书画家借物抒情、借字画来表达自己思想、志向、操守,是书画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书画艺术的文学性,表现在书法和绘画都使用有文学色彩的字词或绘画意境和文学诗词的内涵,都是书画美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诗书画印于一体,有诗意,画梅花的“疏影横斜”,又有书法笔墨的“劲健苍润”的气势,诗、书、画、印和谐地交融在一起的文人画,是文人画家品格的象征。“画即诗”,“诗即画”、“画与诗”、“诗与画”等,都反映了书画艺术的文学内涵。文人画家强调书画所表现内容必须健康、高雅、向上,在诗文的内容上追求高尚,在笔墨技法上要精于技巧而“雅美”、“诗性”,在题材上也表现出对文人的思想、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艺术精神的追求与探索,都体现文人画的人文精神。

中国画独特的审美特征,其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用笔、用墨、设色、笔法、构图、虚实、意境等。中国画用线造型来表现画的形象、气势、神韵等,“以形写神”,讲究“似与不似”的写意画,以及“形、神、意”的工笔画,都反映出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技巧,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中国诗画、书,墨香飘逸,意境悠远。书法用笔“笔笔中锋”,“笔尖在毛笔的中点”,力注毫尖;绘画则注重意境、笔墨等,笔墨所表达的含义与审美意象,使中国画作品呈现出中国独有的审美意识与价值,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从书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审美取向而言,书法、绘画艺术,是艺术表现的形式、技巧,是表现创作者的性情、品格、才能与技巧,以及文化修养的体现。一幅优秀的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上的共鸣和愉悦,给人启迪和智慧。中国的书画艺术,都是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和见证,是促使中华民族的发展及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