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多银片?
清代三多银片是清代的一种药品,为治疗瘟疫时邪的特效药,由生半夏、雄黄和朱砂三种药物配炼而成。在《清代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一书的记载中,其配方为:先将生半夏浸入明矾水中,浸泡一周,取出晾干,每50克的半夏加姜汁2.5毫升(用生姜30克煮汁)制成半夏片,再用麦曲蒸制,反复九蒸九制。每次每50克半夏用生姜50克、葱白5茎、水3次加至200毫升,微火煮两小时,去渣提取药液两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浓缩至100毫升。再将药汁浸入药面,待药面吸尽,取出晾干。取药面48克,生半夏片、雄黄各36克,朱砂30克,共研成极细的粉末,过筛后与半夏片混匀,压制成片剂,即得。
三多银片的性状为:呈褐绿色薄片,有辛凉气味。三多银片性味辛、温、有毒。三多银片的效用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镇静安神,祛风止痉。三多银片还可解半夏毒。现代研究发现,三多银片可用于治疗神经、呼吸系统多种疾病;能升高热、痛阈值;抗心律失常,降压;解热,解毒;化痰止咳平喘;抑制胃酸及胃酸分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