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算盘有什么特征?
清代老算盘的特征如下:
清代早期算盘,材质以铁、铜、陶瓷、木为主,陶瓷材质多用于墓葬冥器。清代中晚期算盘数量增多,材质多样,制作更加精巧华丽。清代晚期算盘框、梁多为紫檀木或黄花梨,珠子多为桃核、象牙、金星玻璃、烧珠等。还出现了珐琅算盘、银镀金算盘、玉算盘等。
清代算盘形制与明代相同,有十三档、十一档的,以十五档的为最多。边大多呈四方圆柱体或扁平长方体,也有弧面造型的。梁上面较宽圆润,下面较窄方平,有的梁雕有花纹图案,如龙纹、拐子纹、十字纹等。梁通常是紫檀木或黄花梨,也有镶银鎏金的。珠子较大,一般为长珠;也有腰圆珠的,一般上1珠下4珠。
清晚期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一些算盘制作开始中西合璧,既有中文大写数字,又有阿拉伯数字。有的外国传教士按照中国样式制作算盘,用于西方传播之用,上面刻有法文、德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