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洞石什么意思?

邝景轩邝景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石头以形制命名,始于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清代,对太湖石“以所产地及洞名之” [1],出现“洞石”一词。《扬州画舫录》记“清安洞石”,说,“相石之法:肤圆廉方,坳垤层叠,玲珑嵌空,不方不长,不平不陂;背有纹而腹有线,阳有穴而阴有窦,横得于云而不觚,竖得于雷而不柱……。色白若截肪,黑若点漆。青碧斑驳,乃清可清心,坚可砥砺”。“清安洞石”就是清安山(位于今无锡市郊)出产的洞石。清安洞石的特征是“肤圆”、“棱(音廉,即棱角处)方”、“高广不逾数丈,平不逾数尺”、“色微青绿”、“其石皆润”、“质坚而润若玉” [2],“背有纹而腹有线,阳有穴而阴有窦”等等。其实质是太湖石中的小品(即小型的太湖石峰),它产于山麓的岩隙或池沼中,以瘦漏为特征,色青白,坚润而玲珑。与太湖东山一带的“太湖石峰”相比,量小且通灵。清安山在元代时曾归吴澄所购,明初又为高启所得,清时转为曹廉让所有,并在山中建读书堂,因有藏书甚多,名“汲古居”;山下有泉,名“洗桐”。曹氏收藏太湖石“大可一席”,中可二三尺,“小者盈掬可置几”者,“以数千计”,“皆玲珑透漏,质坚如玉”。曹家藏石,多为苏州文人及扬州盐商所得,如“青玲珑”等。《古艳丛书》记有乾隆在避暑山庄御制诗曰,“清安奇石重琅环,远自姑苏棹载还”,说,自姑苏太湖运到北京的几块奇石,是扬州盐商高恒所进。清安洞石的产地应包含宜兴、荆溪等山麓地带,它以小巧玲珑著称,与太湖东山一带(今江苏和浙江太湖水域)的太湖石峰相比为小品,常置厅堂室内,故在《扬州画舫录》、《清稗类钞》、《梦华随笔》等书上均有记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