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海洋化石价值高吗?
贵州海洋化石是埋藏在贵州岩层中的古海洋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的化石。在贵州地质史上,曾有三次进入和退出海洋的历史。约距今8--6亿年前后,贵州为浅海环境,1980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在贵州发现了约0.6--0.66亿年前的埃迪卡拉动物群化石;约距今5.4--4.3亿年前后进入“加里东构造运动”,贵州再次全面下降,为古海洋所淹没,在沉积的“下古生界”地层中保存了大量古海洋生物化石;距今4.35亿年前再次大幅度抬升,古海洋基本消失,之后直到2.2亿年前,贵州基本上处于大陆环境;在距今2.3--0.7亿年之间发生“印支运动”,贵州再一次下降,再次为古海洋所淹没,在“三叠系”沉积的地层中有大量古海洋和沼泽生物化石。
贵州海洋化石以种类繁多、保存完好、再现性好而著称于世。仅古生物化石种类就达520余种,其中在贵州发现,并以贵州地名命名的古生物化石就有100多种,比如贵州牙形石化石多达44种,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地区和国家。1965在贵州发现的“海百合”化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化石。在距今2.2--2.3亿年前的古海洋里,生活着被称为“爬行动物博物馆”的恐龙、鱼龙、海龙、海百合、三尾拟蜉蝣等,在贵州的古生物化石中均有出彩。
贵州海洋化石在古生物科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但为研究地球历史上多次生物大灭绝和复苏提供实物依据,如为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当时地球上约有90%以上生物物种灭绝);而且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生命起源和演化、地质历史的变迁以及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为科学研究贵州乃至中国的地壳运动和沉积演化的提供重要科学资料。同时,这些古海洋生物化石,也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