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与清代大威德佛区别?

时瑗方时瑗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清时期,宫廷内供奉藏传佛教的圣像、法器愈渐增多;另一方面,更盛造藏族形式的佛像用于赏赐,其中便包括威德明王。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所藏的明代大威德像,造型、装饰皆偏中原风格,与实际藏密传统有所差距。清代,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以及民间所藏的大威德佛像,制作更为纯熟、精细,五官刻画精致、传神,装饰更为华丽繁缛,工艺上采用镶嵌等技巧。造像中所用的铜质优异,鎏金度厚实,为清宫造像之高水平的代表。

大威德金刚、怖畏金刚、胜乐金刚,并称藏密无上瑜伽部" 时轮金刚本尊三怙主",为藏密黄教格鲁派的主修本尊。由于清代宫廷大量供奉造藏传佛像,其上首便是大威德金刚,且屡赐西藏及蒙古王公大臣,大威德像大量出现于宫中及藩属朝廷,其影响力非常大。

大威德金刚的全名为"大威德怖舍金刚",密号"大威德金刚"、"饮血护世明王"。大威德明王的形象复杂、恐怖,造型特点为牛头三目,身呈蓝色,其面部五官及身姿多模仿骷髅形象,身体多呈舞姿。大威德像有四、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五乃至九十三个面相,十六、十八乃至四十二臂以及二十六乃至七十腿足等变化,造型极为复杂。常见的汉、藏样式的一般为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