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国史院编修是几品?
本来明清皇帝是不设立宰相的,但是为了方便处理政事,故此设立类似于宰相的若干官职,而国史院正副总裁与汉文馆总裁在品级之上与大学士平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职位就是宰相,清代国史院编修是五品,虽然不是宰相,但却是一般官员向往的职位。
国史院正副总裁与汉文馆总裁、副总裁,统辖掌院大学士(宰相),与六部尚书相同,为正二品官员。下辖侍读学士二员:掌进呈御览及御制书文,纠正疏失。教习国史二员,掌以国史院各书教授蒙古人。典籍厅典籍二员,掌收贮各书,恭查进呈;管理武英殿印信,钤盖各书。监印二员,掌监典籍印信。
此外,与国史院平行或隶属于国史院的机构还有:起居注馆,掌记皇帝言谈、起居、注记谕旨、进御、讲筵、训谕、面谕等事,随时进呈(记皇帝言行录);实录馆,负责纂修皇帝实录(皇帝驾崩后才开始纂修);圣训馆,编纂制诰、宝训、诏令、赦宥、御制文,驾崩后与实录并存史馆,永示子孙。
各馆副总裁或总裁、副总裁、都相当于部长级官员,下辖满汉编修二十员,满汉检讨二十员。以编修、检讨为司官,都是五品职位。在国子监任职的编修一员、检讨三员,从五品,只是以本职兼国子监教习而已,与国子监学官有别的。这些官署中还有纂修、协修、主事及办事等官员若干员,都是相当于处长一级的。以上所说,是清代修史的各部高级官员。
清代修史是多民族结合的。除了国史院及上面所说各种馆和监外,还有满本院、方略馆、斋务处、蒙古学、总裁蒙古进呈房、中和殿官学、武英殿官学等等。这些部门及官员,有满、汉、蒙、回等多个民族所组成,是一个修史的民族大家庭。